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

作者

周慕德

无锡市顺达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政路桥施工,涉及大量技术及管理的业务。施工进行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方面毛病,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及使用的寿命,甚至会引发巨额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市政路桥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展开分析,为此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主要存在路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未达标、桥梁结构不稳定等问题,解决举措有增强设计及施工管理、改进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监督检查等。采用得力的质量控制手段,能稳固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水平,由此增强项目的安全性与可持续发展潜力。

关键词:市政路桥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措施;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市政路桥施工作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的关键部分,它不仅牵扯到交通的通顺,也牵扯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造。伴随城市化脚步的加速,市政路桥建设规模渐长,复杂性不断攀升,施工质量成为判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方面。在实际实施施工的阶段里,由于设计、材料、施工技术及管理等方面有差错,市政路桥施工中往往会显现一些质量问题,如路基沉降不协调、混凝土强度不理想、桥梁发生变形等,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对工程的长久使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怎样辨认、剖析并处理施工中碰到的质量问题,成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使用的关键环节。

一、常见的质量问题

(一)路基沉降不均

市政道路建设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有路基沉降不均,尤其在软土地基以及地下水位高的区域。鉴于基础土层存在着不均匀性,路基沉降会引起路面不平整问题,危及行车的安全与舒适体验。沉降量过大的部位也许会对桥梁结构稳定性有影响,甚至造成沉降性破坏。

(二)混凝土强度不足

作为市政路桥施工的主要材料,其强度不足往往归因于配比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养护工作不当等因素,若混凝土强度不足。会直接波及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甚至可造成桥梁结构发生变形、裂缝,甚至坍塌。

(三)桥梁结构不稳定

在桥梁建造施工期间,因设计欠妥、施工工艺不达标或材料质量不佳,桥梁结构也许会出现不稳定状况[1]。例如,梁体的变形、裂缝以及沉降等状况均会对桥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产生影响。

二、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设计不合理

设计为施工质量奠基,若设计阶段未充分考量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与荷载要求等要素,易导致后期施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例如,路基设计未把土壤的承载力考量进去,引发沉降不一致;桥梁设计未将地震等特殊荷载纳入考量,破坏了其原本的稳定性。

(二)施工工艺不规范

在推进施工流程里,倘若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去开展,或引起施工质量不达标问题。例如,路基压实程度不足、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充分等,皆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材料质量问题

材料是实现施工质量的保证,采用不合格的建材会引起质量相关问题,采用质量不符标准的水泥或砂石,会引起混凝土强度降低,进一步影响路桥整体的质量水平。

(三)施工管理不到位

施工进程里管理不到位也是造成质量问题的重要缘由[2]。有施工人员技术能力不达标、施工进度掌控不合理、质量检测实施不到位等,皆会引发质量相关隐患。

三、解决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设计与规划

设计阶段标志着市政路桥施工的起始,其直接与工程的质量安全相关联。在设计活动进行期间,务必要充分顾及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情形、气候改变以及荷载规定等多方面要素。例如,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由此在这样的地质条件里,设计阶段可采用桩基或者地基加固工艺,提升地基的承载水平,以此保障路基的稳固性。针对桥梁设计而言,必须让承载能力达标,同时需顾及地震等外部因素所起的影响,实施抗震相关设计,维持桥梁安全性能达标。此外,设计阶段尚需对排水系统进行恰当设计,防止积水或地下水渗漏对路基及桥梁结构产生影响。设计图纸应细致罗列施工所需的材料规格及施工工艺要求,且要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保持深度沟通,使设计意图在实际施工时得到严格践行。

(二)优化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作业,实现施工工艺的标准规范化。此外,在实施施工的阶段,优化施工工艺是保证市政路桥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

例如,在路基施工时,遇到特殊情况需要通过优化施工工艺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以梁东路(五湖大道-扬名桥)新建工程项目为例,该路基施工时需将现状电力井进行保护并且直通改造为四通。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如下优化:1、现状老井改造前,与供电部门运检部现场交底,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2、将电力井内现状电缆用沙袋包裹并在井内搭设支架用木板隔离。3、现状电力井开洞时,采用切割机按0.8米高,1.1宽的尺寸切割,然后采用人工用空压机小心破除。现状电力井钢筋用切割机切断。

另外,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经专家会论证,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以水产路(梅梁路-南大堤路)新建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对峰影河桥、南环堤桥板梁吊装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了专家论证。会上专家对于施工机械、运输路线、安装方法、质量控制等进行讨论,并给出意见。由于桥梁斜角角度过大,专家补充了运梁车喂梁位置及前天车纵向起吊距离,两天车同步横移措施等,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了该项目的工程质量。

(三)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在市政路桥的建造施工期间,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左右工程的整体品质与使用时长。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保证使用的建筑材料完全符合国家既定标准[3]。全部进场的物资,若如水泥、钢材、沙石这般,皆须通过质量核查,保证其能达到设计要求与相关规范。例如,混凝土的水泥要达到强度相关要求,砂石应杜绝有害杂质,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强度合乎设计要求。尤其在进行混凝土配比之际,须根据设计图纸跟工程要求,精准把控水灰比与水泥的配比,杜绝混凝土强度欠缺。材料存储与运输也是关键要点,施工单位得设立专用的储存空间,规避材料出现受潮、污染及变质现象,确保材料在投入运用时为最佳状态。在项目施工阶段里,需对所有材料做定期抽检,由第三方对关键材料实施检测,保证各批次材料皆符合施工条件,采用严格的材料质量管控,可切实提升施工质量,实现工程的长期稳固效果。

(四)强化施工管理与质量监督

施工管理与质量监督为市政路桥施工质量保障的核心要点。在开展施工阶段,施工单位需建设完备的管理体系,使项目从人员安排到工艺实施的每个环节都可高效推进并得到有效管控。施工人员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把握各类施工规范及操作要领,保障施工工艺具备规范且一致的属性。基于这个基础,施工单位宜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按期对施工进程实施检查,还要对基础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把控,保障施工阶段不出现质量隐患。施工现场宜配备高效的监控器具,对各环节质量实施实时追踪。采用无人机监视、激光扫描仪等尖端技术,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与质量动态。对每一次质量检查的成果,施工单位应迅速反馈且采取恰当的纠正办法,保证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处理。质量监督人员需定期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工作,保障施工流程与设计规划高度契合。经由强化施工管理与质量监管措施,可切实管控施工进程里的风险,守护工程质量水平。

结论:

市政路桥施工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设计、施工、管理等一众环节。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路基下沉、混凝土强度不足与桥梁结构不稳定等,皆需通过优化设计、改善施工工艺、严密材料把控和加强施工治理等途径来解决。只有凭借全面的质量管控手段,才能让市政路桥施工质量达标,以实现对交通安全的保障,增加工程的使用寿期。

参考文献:

[1]况起元.浅析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J]. 2024(21):142-144.

[2]齐田,王双庆.市政路桥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解决措施[J].数码-移动生活, 2023(5):175.DOI:10.12277/j.issn.1673-0909.2020.5.153.

[3]马宏亮.初探市政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汽车周刊, 2023(4):0138-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