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模式研究
李大强 刘璐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100041
摘要:本文聚焦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模式展开深入探究。随着复杂信息装备在部队的广泛列装,传统保障模式的弊端愈发明显,难以满足现代战争对装备保障的高要求。一体化保障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保障理念和方式,通过整合军地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复杂信息装备提供更高效、更全面的保障。本文分析了复杂信息装备的保障特点,通过分析传统保障模式和国外实践经验,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复杂信息装备保障特点的一体化保障模式,旨在提升我国复杂信息装备保障能力、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复杂信息装备;装备保障;军民一体
一、复杂信息装备的保障特点
我国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信息化,目的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近几年,我国装备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列装的复杂信息装备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提升作战能力的关键。总结复杂信息装备保障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战训任务要求高。复杂信息装备体系贡献度大,对作战整体使用影响非常大,任务成功率低将可能造成整个作战指挥体系瘫痪,要求复杂信息装备必须时刻保持完好和即时保障。
二是升级换代频繁快。复杂信息装备高技术应用多、升级换代快,维修保障任务更频繁,需要及时发现、分析、升级、改进和完善,否则会导致装备的作战效能大打折扣。
三是维修保障难度大。复杂信息装备故障具有“潜伏性、突发性、关联性”等特点,故障规律不好把握,隔离难度大,诊断和定位不确定度高,修复难度大。
复杂信息装备保障的固有特点使得其重要性和规律有别于机械化装备的维修保障,部队独立完成保障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亟需探索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复杂信息装备特点的创新保障模式。
二、复杂信息装备的传统保障模式
复杂信息装备传统保障模式主要采取备件采购、故障维修和工业部门应招支援的保障方式。首先,在备件采购方面,军方采购大量备件预置现场,出现故障及时更换,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完好率。但复杂信息装备的故障随机性较强,且故障件维修周期较长,在日常保障中,难免形成一方面故障率高的设备无备件可用,另一方面故障率低的设备大量积压,导致经费的浪费且影响装备效能发挥。其次,在故障维修方面,依靠备件实施部组件换件修理,更换下的部组件交由工业部门修复,难以排除的故障由工业部门应召前出支援。在此过程中,缺乏统筹规划与集中管理,装备设备维修数据收集不充分、不准确、不及时。再次,在问题沟通和解决方面,目前通常采用的是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对任务和故障信息进行传递,军地之间信息网络和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时效性较差,任务也不能及时得到分解,且随着传递次数的增多,对故障的描述和任务的要求也可能发生偏离。
三、外军一体化保障模式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日益增高,仅靠军方保障能力难以更好地完成保障任务。推进军民一体化装备综合保障,已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美国作为实施一体化保障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的军事强国,提出并实施了“强调保持和建设核心维修能力、积极推行基于性能的合同商保障力量保障、灵活运用多元化装备保障模式”等做法,实现装备保障能力的量级跃升和保障效益的快速提高。
我军装备保障长期处于“研制建造与部队使用保障相对脱节”的现状,工业部门负责研制,部队自建保障体系。这一体制模式实际上已成为制约我军装备保障发展提高的体制障碍。因此研究美军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对我军发展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四、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合同管理、军方主导
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通常采用合同管理方式,可以为“军方机关与工业部门签订保障合同”、“基地与工业部门签订保障协议”、“部队与工业部门签订保障协议”等形式,以军方保障需求为牵引,以部队战斗力持续提升为目标,以量化型保障指标为标准、以合同约束为基础,制定科学有效的保障措施。
(二)军民一体、统筹规划
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需要充分发挥工业部门技术优势,并利用部队现有保障力量、设施、设备以及维修器材,挖掘潜力,与工业部门实现资源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对军地双方保障力量实行统一管理,确保资源科学、合理和充分运用,降低综合保障费用。同时,加强一体化保障模式的顶层设计,通过充分论证,全面完善军地双方保障体系建设,统一制定保障体系建设的法规制度,形成保障机制。
(三)规范运行、风险可控
建立涵盖质量管理、安全保密等完整制度体系,并形成定期例会、定期走访等制度,保证一体化保障的实施与效果。建立军地联合评估指导组和评价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定期对保障效能和经费使用进行考核评估,确保经费开支合理、装备完好率不降低。同时,按照逐步摸索经验、分阶段稳妥推进的实施模式,先期充分评估实施效果、全面总结实施经验,逐步推广实施成果,从而控制风险,确保保障模式平稳改革。
五、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模式的常规保障内容
(一)技术支持保障
在复杂信息装备保障过程中,工业部门根据部队装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及具体需求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确保装备在复杂战场环境、突发战场态势情况下发挥最大作战效能。技术支持保障内容还可以包括针对重大故障定位排查、复杂问题分析解决、重大专项任务装备使用建议等内容。
(二)维修维护保障
复杂信息装备的维修工作一般为现场维修、返厂维修。通常部队主要承担装备的日常检修、维护保养、技术准备、寿命件更换,以及现有能力范围内的性能检测、大项周期性维护工作。工业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装备的疑难故障排除、故障件修理等其他修理保障。
(三)装备巡检巡修
贯彻以预防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在部队定检的基础上,补充工业部门级巡检巡修,以全面评估复杂信息装备健康状态,提前发现故障隐患,确保复杂信息装备性能有效发挥,根据装备的实际寿命,并根据装备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巡检巡修项目。工业部门定期针对故障多发、使用频次较高、长期存放未使用等类型的设备开展巡检巡修工作,另外针对重大专项任务前或部队有具体要求的项目,开展专项巡检巡修工作。
(四)技术培训
工业部门负责在部队新员上岗、装备交装、装备技术升级前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主要以装备原理、操作使用、常见故障分析、装备性能测试方法和调试等内容为主,目标是为了让部队快速上手熟悉装备。另外工业部门还需要收集部队使用维护情况及专项培训需求建议,制定专项深化类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主要以装备使用情况组织部队进行维护保养、检修排故等技能进阶培训,或作战策略与数据分析等作战效能培训,目标是为了让部队进一步深化对产品的理解,形成战斗力。
六、总结
复杂信息装备一体化保障模式是提高复杂信息装备保障效率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一体化保障体系,可以实现对复杂信息装备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提高保障的反应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 贾秀权,李鑫. 大型复杂信息化装备军民一体化保障的研究 现代电子技术,2013(11)
[2]李卓伦,梁少军,摆卫兵,等.基于大模型的武器装备故障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OL].计算机测量与控制,1-8[2025-04-30].
[3]苏齐.基于机器学习的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控制策略[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1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