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作者

李明珠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摘要:本文以口语表达为切入点,紧扣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依托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通过研学、志愿者活动,技能大赛、考证培训平台,开展系列口语实践活动, 促进旅游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中职语文;旅游专业;核心素养;口语实践

本系列活动多渠道打造学用一体的口语实践阵地。一方面立足文本(本教研组编有《悦读》一书),通过诵读经典、分享品鉴积累传承经典文化,夯实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各单元表达交流之口语交际课,结合基地活动深入拓展,通过导游讲解、主持解说、情景配音、推销名吃、评古说今、诗文翰墨品鉴等实践活动,提高语言建构运用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拓展核心素养。

一、以经典读品夯实素养

经典读品系列采用立体诵读、品鉴分享形式,学生在诵读品鉴中实现对经典文化的积累、理解和传承,实现思维和鉴赏力的提升,达到夯实核心素养的目的。

1、立体诵读,传承经典

早读课以立体诵读的形式读背《悦读》中的经典名段名句。通过教师领读、男女生读、接力朗读、自由吟读等形式,让学生于朗朗书声中积累传承传统文学,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2、分享品鉴,提升思维

在第一单元“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读写实践活动”课上,学生选取《悦读》中美句来品鉴。学生轮流上台展示,教师引导台下学生从分享视角、口语表达等进行评价。通过品鉴、分享、点评,学生表达流畅了,鉴赏力也提升了。

二、以基地活动拓展素养

基地活动系列充分依托地域文化和基地资源,选取当地四个主要景点(南宋石刻公园、小普陀、陶公钓矶、七堰九塘)和四个校企合作点(沙孟海书院、福泉茶场、十里四香美食街、韩玲老街)。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当地名胜、佛文化、传统民俗了然于胸。笔者分阶段开展了“水乡胜景寻美”“钱湖文化探宝”“诗文翰墨品鉴”“湖鲜名吃推荐”“水上运动解说”“青山绿水优化”六大口语活动,启动了“金牌导游”“文化使者”“美食达人”“品鉴行家”“环保能手”五个动力评估方案,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提高建构语言的能力,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

1.水乡胜景寻美,钱湖文化探宝

基于学生在研学实践中对小普陀、陶公钓矶、南宋石刻公园、七堰九塘这些景点的深度游,笔者在第二单元《我的家乡,我的爱——寻找家乡美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整合自然人文的观赏、本地老人的走访、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形成各具特色的导游词,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金牌导游”口语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从事旅游工作的必备素养和关键能力。

(1)览佛教圣地,创金牌导游

小普陀作为东钱湖核心景区,不仅“钱堤烟波”与西湖的“苏堤春晓”意境颇似,更神秘的是它的佛文化和孝文化。传说陶公山就是当年作威作福的东海金龟被观音就地幻化成山的,而普陀洞天是南宋史浩为慰其瞎眼不能去普陀拜佛的母亲所建。

(2)抚南宋石刻,做文化使者

“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钱湖石刻群”。南宋石刻公园是我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石刻形貌多样,其中文臣、武将、蹲虎、立马、跪羊分别代表了忠、勇、节、义、孝,再现了当时的社会人文。

2、湖鲜名吃推荐、诗文翰墨品鉴

沙孟海书学院、福泉茶场、十里四香、韩玲老街四个校企合作点是学生实践实习的基地。学生说起其间的书画诗文、茶道茶艺、名菜名吃如数家珍。

(1)荐湖鲜米食,选美食达人

钱湖名吃集中在十里四香和韩玲老街。农家乐里透骨新鲜的“湖鲜四宝”让人垂涎欲滴——“青鱼甩水”肥糯油润,“钱湖吻别”体验螺蛳吸法,“浪里白条”洁白如玉、细嫩至鲜,“钱湖河虾”虾红壳薄、煞煞清爽。韩玲老街麻糍金团粉糯清甜,艾香怡人,承载了几辈人的童年记忆。

学生对于当地美食既自豪又热爱,推广宣传之心由来已久。笔者在上第四单元表达与交流《介绍》一课时,组织了“荐美食,做达人”口语实践活动。学生不但将美食的民间传说、制作过程、美好寓意等做了详实推介,还向台下“顾客”销售当地美食,使“美食达人”的美誉实至名归。

(2)赏诗书翰墨,访品鉴行家

历代赞美东钱湖的诗句最有名的是明朝李堂的《东钱湖绝句》四首:

(其一)东湖风景过西湖,史相祠宫列画图。

不用舟人频指点,留诗欲吊岳坟孤。

(其二)相公囊括宋山河,凿石穿云作补陀。

若见厓山还好景,慈元宫殿碧嵯峨(游普陀洞天)。

(其三)梵王宫殿七浮图,殿趾层层漫绿芜。

幸有老松人不剪,满林落日正啼乌(大慈寺)。

(其四)深山何物仆穹碑,石穴金丸祸已随。

莫叹师王空一椁,穆陵遗事更堪悲。

这些诗文学生都能倒背如流。笔者在第五单元表达与交流《复述》课上,组织学生择其中一首,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诗歌描述的内容作形象再现。

3、水上运动配音、青山绿水优化

(1)观水上运动,作配音解说

东钱湖是国家水上运动示范基地,旅游专业学生大多参与过大型赛事,两个旅游班都参加过国际龙舟赛志愿者服务,近距离体验过力量与速度的比拼。笔者在第六单元表达与交流《解说》一课,组织学生进行龙舟赛配音解说,让学生过了一把“嘴瘾”。

(2)览云海碧茶,考茶艺师证

福泉茶场是我校最早的校企合作基地,平时都有农技专家指导我们养护、采摘、制作。学校也有专门的茶艺培训课程、各级各类茶艺大赛和社会茶艺师考证,所以茶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在上第六单元表达与交流《介绍工艺流程》一课时,由学生介绍福泉云茶的制作过程。

在五月技能周,语文综合课更是配合专业课成为选手们茶艺展示、茶道解说的训练基地。学生一练多用,在校技能展示中脱颖而出的继续参加市技能大赛,边培训边考证,将自己的职业素养提升到新的高度。

(3)献开发计策,选环保能手

东钱湖作为鄞东重要水利工程,历代都进行过开发治理,最著名的是北宋王安石,他当时下令“除葑草、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使“七乡三邑(鄞州、镇海、奉化)受沾濡”。还有清代范钦后人范光阳从水利、农业、民生等统筹考虑,提出开发东钱湖,使之“岸更绿、水更清、生活更美”的设想。

在第四单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奏响蓝色畅想曲——保护水资源》一课,学生按照“城市之湖、生态之湖、文化之湖、休闲之湖”的目标定位,提出了许多既要使湖泊焕发生机,又要使水利功能得到新提升的好建议。

本实践活动将通过学校教研组层面对旅游专业作系统全面的规划,在广度和深度上作更多的挖掘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鲍周生,精心设计早自修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之友2018年3期

[2]任树群,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课堂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