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家园共育中“教学评一致性”的落实

作者

孙倩燕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幼儿园 215234

摘要:家园共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而“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教育的连贯性与有效性。但当前存在家园教学目标不一致、教学活动脱节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明确并统一教学目标、协同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的重要性及具体方式,旨在提升幼儿园家园共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评一致性”

引言:家园共育强调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评一致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应具有目标一致性,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幼儿园家园共育有助于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让幼儿在和谐一致的教育环境氛围中健康成长。当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在践行 “教学评一致性” 方面存在诸多挑战,亟需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幼儿教育发展。‌

一、明确并统一教学目标

(一)搭建沟通桥梁,统一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重视家园合作,将家长作为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合作伙伴,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教育,通过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共享教育理念等,提高家长的教育观。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搭建起家园的沟通桥梁,通过家长讲座、培训等形式,让教师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例如定期举办“幼儿发展与教育”讲座,向家长解读幼儿的发展特点与教育重点,进而帮助家长理解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事教师也要倾听家长的期望共同探讨符合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施家园在教育方向上达成一致。

(二)依据年龄特征,细化教学目标

教师与家长需要知道幼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知、情感、动作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家园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以确保教育活动能够切实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以小班幼儿为例,在生活自理方面教师与家长可以根据小班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将目标细化为“能在成人引导下,自己穿脱简单衣物”。这样的细化目标既符合幼儿当前的实际能力,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成就感。当幼儿在成人的耐心指导下,成功地穿上或脱下一件简单的衣服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在语言发展方面,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所以教师与家长应该将目标设定为“愿意表达需求,能用简单词语描述常见事物”。

二、协同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

(一)利用多元平台,促进协同设计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教学评一致性” 理念下的教学活动协同设计与实施,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引领,还需家长的积极参与,从而构建一个紧密衔接、相互补充的教育活动体系。

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家长获取育儿知识的途径变得愈发简便快捷。家长工作普遍繁忙,为了让家长与教师能够更高效地依据教育目标,协同设计并实施教育活动,园方可以搭建一个便于双方共同设计教育活动的平台。例如教师可通过班级微信群向家长介绍班级发展概况以及集中教育重点等内容,以此激发家长参与教育活动设计的兴趣。在群内,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教育经验与想法,为共同设计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思路。另一方面幼儿园还可以开设一个官方公众号及时向家长推送教育工作安排情况,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计划与方向。这样一来公众号还能收集家长对幼儿教育工作安排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则需要根据这些反馈优化教学工作安排,从而进一步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确保家园双方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能够紧密配合,共同助力幼儿成长。

(二)发挥双方优势,合理实施活动

教师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训练,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能够按照教育目标以及幼儿的发展特点设计出精妙的教育活动,家长则可以结合家庭资源和有而在家表现为活动设计独特的视角和补充建议,而在活动实施阶段,家园双方应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如教师在幼儿园内负责组织和引导集体活动,确保活动按照预定计划有序进行,而家长则在家庭中承担起活动延伸和巩固的重要责任。

三、完善评价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了落实“教学评一致性”使教师与家长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在不同环境中的发展表现,构建教师、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人士,在日常教学中对幼儿在园的行为表现、学习情况等有着细致观察与深入了解。教师应依据专业知识与教育经验,从多个维度对幼儿进行评价。家长是幼儿生活中的亲密陪伴者,对幼儿在家中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情绪变化等方面有着敏锐感知,他们参与评价能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另一个重要视角。而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反思能力。而最重要的是有幼儿园要依据国家幼儿教育政策与指南,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统一、明确的家园共育评价标准,使家园双方对幼儿的评价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明确幼儿在各领域的评价指标。

结语

总之,幼儿园家园共育中“教学评一致性” 的落实十分必要,通过明确并统一教学目标、协同设计与实施活动、完善评价体系,家园双方能形成强大教育合力。这不仅能提升家园共育质量,更能全方位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竺蕾.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实践路径[J].文理导航(下旬),2024,(11):94-96.

[2]唐洲晨.“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J].人生与伴侣,2024,(39):63-65.

注:本文系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专项课题《通过创新型亲子活动优化家园共育模式的研究》(课题编号为 2024GZ007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