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研究

作者

王静

昆山市民办珠江学校 215300

摘要:在“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应当做到减负提质,在降低学生作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提升作业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顺应“双减”政策要求,重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因此,文章内容将对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进行探究。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应当遵循减负提质的原则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减负提质,发挥作业教学的作用,聚焦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做到量少质优的作业设计。“双减”政策的基础要求是降低学生的作业负担,在以往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布置一些重复性高、简单但是数量多的作业,来引导学生巩固英语知识,虽然对学生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却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负担,学生的作业学习效率并不高。而在“双减”政策要求下,教师不能够再通过大量重复性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英语知识,作业数量会明显减少,如果教师单纯注重作业数量的减少,而忽视作业质量的提升,就会造成学生基础不牢固,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减负与提质并进,通过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来弥补作业数量下降出现的问题。

而要想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教师应当减少重复、简单类作业的设计,而是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作业学习效果。教师应当注重作业目标的设计,明确作业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并未明确作业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也就造成作业设计内容质量低,对于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作业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紧密贴合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作业设计依据,科学创编作业设计内容,丰富作业形式。同时,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当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发挥作业教学帮助学生梳理与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思维导图类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探究,构建知识体系,思维导图类型作业虽然作业量比较小,但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帮助[1]。

二、作业设计应当注重形式的多元化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当注重作业形式的多元化。教师应当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将提升学生英语成绩的教学目的转变成为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不再仅仅关注学生英语应试能力的提升,而是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趣味、灵活的英语作业形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教师在进行多元化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趣味性,让学生在作业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从而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师可以进行口语类英语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教师在实际作业设计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布置对话类或者表达类作业,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This is my friend”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布置口语类作业,如结合这一单元的“Cartoon time”中的“This is Sam”内容,让学生模仿练习其中的对话,并运用手机设备,将自己的练习成果上交到教学平台或者学习软件中。通过口语类作业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2]。

另外,教师也可以设计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出来,提升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工具的应用能力,同时实践类作业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在进行作业学习的时候会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设计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句子与单词,与周围同学进行对话,询问别人是如何来学校的,并且要求学生将询问内容制作成为调查表。通过实践类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作业设计应当注重内容的层次化

在“双减”政策要求下,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作业内容的针对性,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作业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得到科学地练习,而不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在小学班级中,学生受到学习经历、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不同,因此适合学生的作业练习内容也就不同,传统英语作业设计通常采用统一化的作业布置,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常常会做一些不符合自己学习需求的作业,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因此,为了能够提升作业的针对性,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作业内容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学习,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3]。

例如,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化地进行预习作业设计。针对学习能力较差、英语积累较少的学生,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的时候,应当以课文阅读为主,让学生了解不认识的生词,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当要求学生能够翻译理解单元内文章大体意思,针对学习能力强、英语知识积累多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当让学生深入探究单元语法与内涵。通过层次化作业设计,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满足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作业学习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优化,教师应当遵循减负提质的作业设计原则,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丰富作业设计内容,层次化地设计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促进英语作业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曾丽萍.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J]. 甘肃教育, 2024, (06): 92-95.

[2] 周爱红.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及实施策略 [J]. 小学生(下旬刊), 2024, (02): 103-105.

[3] 刘晓瑛.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分析 [J]. 智力, 2024, (17):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