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究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董雷 胡杰顺

连云港铭禹水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22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给施工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可以科学、系统地规划和管理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本文将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改善措施等方面,探讨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建设项目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

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不仅是管理体系的基石,更是推动管理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它强调对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把控,确保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有明确的职责划分、操作流程和评估标准。这种对管理体系的深度细化,不仅增强了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还显著提升了管理体系的执行力。通过精细化管理,企业能够确保项目能得到严格控制和有效管理,从而有效减少管理漏洞和错误,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和质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内部支撑和竞争优势。一方面,精细化管理使得企业能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建筑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精细化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这些优势不仅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监理落实不到位

施工监理作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环节,其落实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效果。首先,监理制度的不健全是根本原因之一。部分建筑企业的监理制度设计存在漏洞,如监督流程不明确、责任划分模糊等,导致监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此外,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也是影响监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一些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准确判断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3]。

(二)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队伍是建筑工程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当前建筑行业的施工队伍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建筑工人来自农村,年龄偏大,接受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这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还可能因技术操作不当而导致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普遍较弱,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增加了施工安全风险,还可能对工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施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给精细化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精细化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责任不清。具体表现为:一是制度设计不合理,未能充分考虑项目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导致制度难以落地实施;二是制度执行不力,存在“有制度不执行、执行不严格”的现象,使得制度形同虚设;三是责任划分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职责交叉重叠,导致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责任难以追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风险,严重制约了精细化管理的推进[4]。

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改善措施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企业需从战略高度出发,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指导思想。这一理念应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深入每道工序、每个细节之中。通过加强内部宣传教育,企业应让全体员工深刻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价值,认识到其在提升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有当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与行动指南时,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项目品质迈向新高度。

(二)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

为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这套制度应详细规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权限以及具体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的设计应注重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和可考核性,便于执行人员理解和执行,也便于监督人员进行检查和评估。此外企业还需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落实,避免制度成为一纸空文。通过建立健全精细化管理制度,企业可以为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准备阶段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在这个阶段企业应全面梳理项目需求,明确施工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资源需求,为后续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清晰的蓝图。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的勘查,了解现场环境、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施工前准备,企业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因准备不足而导致的延误和浪费。施工前准备阶段还是提升施工队伍素质、加强安全教育的关键时期,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四)强化过程控制

首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确保施工活动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通过定期的质量检查、验收和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其次,施工进度控制同样不容忽视,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节点,并通过有效的调度和协调,确保施工活动按计划有序进行。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对可能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提前预判和应对。最后,施工成本控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应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采购材料、提高施工效率等手段,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五)推进信息化管理

业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项目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施工管理软件,企业可以实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成本等关键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而BIM技术则能够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模拟施工过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此外,信息化管理还有助于实现施工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通过科技赋能,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结语: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持续改进与创新相关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和安全性,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应充分应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推动项目的成功完成。

参考文献:

[1]孙友.精细化管理水平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企业管理,2024,39(05):54-56.

[2]刘强.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6):38-40.

[3]刘生福.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26):36-39.

[4]赵鑫.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管理项目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4,(23):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