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研究
黄海华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学生专一素养的培养,开始朝向学生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强化学生面对、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独立性、思考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意识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才能真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巧妙应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造成他们的学习体验感不佳。对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直观展示教学内容,这不仅能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也能有效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持续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逐步深化他们理解与认知事物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壶口瀑布》的时候,在本篇课文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细节手法呈现出壶口瀑布“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的场面,但是多数学生未能实地参观壶口瀑布,难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现的磅礴气势,无法与课文内容产生强烈共鸣。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音频以及相关图片等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壶口瀑布在雨季、枯水季节时的不同景象。在教师所展示的视频中,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跃然眼前,河水奔腾而下,激起层层水雾,声如雷鸣。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直观感受壶口瀑布的震撼之美。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并联系课文内容在脑海中构建相应的景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持续提升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合理设置语文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思维
合理设置问题是激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他们容易出现阅读混乱、思维混乱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其逻辑思维尚未发育成熟。对此,教师可以将问题作为“脚手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持续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 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由此增强思维能力培养效果。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的时候,作者在本篇课文中以腊八节为起点,详细描写了老北京人春节期间的筹备工作,突出北京新春佳节的气氛。对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以下问题:作者是如何描述北京人过春节的?以此帮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腊八至正月十九这个时间段,作者具体描写了哪一天?哪些内容被缩短了?这么写有什么优点?你对课文中哪个情节记忆深刻?在上述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逐字逐句地阅读本篇课文,并且在梳理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出完善的问题解决思路,促使其思维更具逻辑性。这样,教师通过提出有效的语文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课文结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科学构建思维导图,明晰学生思维结构
思考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反思是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关系、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明确自身的思维过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提高其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本课聚焦于“透过人物语言、行为及神态剖析心理,展现性格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梳理,分析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这种变化对故事情节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如,在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为中心主题,然后分别列出“态度变化前”“态度变化后”以及“变化原因”和“对情节的影响”等分支。在“态度变化前”的分支下,学生可以总结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期待和憧憬;在“态度变化后”的分支下,记录他们对于勒的冷漠和鄙视;在“变化原因”的分支下,分析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在“对情节的影响”的分支下,探讨这种态度变化如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加深了主题的表达。通过构建导图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还能够在反思中不断优化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思维路径,实现思维品质的提升。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并从巧妙应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合理设置语文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科学构建思维导图,明晰学生思维结构等策略着手。这样,可以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升其思维的活跃性,以此增强思维能力培养效果,助力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洪文 .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路径[J]. 天津教育,2024(19):99-101.
[2]张静 .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 名师在线,2024(1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