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Glasgow评分、RASS评分的改善探讨
明贝
武汉市第一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Glasgow评分、RASS评分的改善作用。方法:在2024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比较两组Glasgow评分、RASS评分。结果:拔管后,观察组Glasgow评分更高(P<0.05);拔管后,观察组RASS评分更高(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可提高RICU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时的Glasgow评分、RASS评分,值得应用。
关键词: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RICU机械通气;Glasgow评分;RASS评分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是救治重症和高危患者的关键场所,机械通气作为RICU中呼吸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但由于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撤机时间延长,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2]。为了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镇静为目标的护理模式,在RICU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此,本研究选择8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探究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4年4月至2024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RICU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观察组男女分别20例和20例,年龄38~64岁,平均(51.3±4.03)岁;对照组男女分别22例和18例,年龄40~63岁,平均(51.99±3.98)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无严重低血压或休克;(2)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或意识障碍;(2)存在严重免疫抑制或活动性感染未控制。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患者予以宣教指导,严格执行医嘱执行,监测生命体征,对患者行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及心理安抚。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1)由1名RICU医生、2名护士和1名护士长组成,护士长任组长。医生负责理论培训和模拟操作,护士长协调任务分配,确保团队高效运作。(2)责任护士通过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的流程和重要性,建立个人评估档案,记录病情及治疗进展。(3)责任护士严格遵医嘱执行镇静镇痛处理,每4小时进行一次镇静检测唤醒及瞳孔直径判断,确保RASS评分维持在-2~1分(浅镇静),并及时向医生报告结果。(4)每天早上查房时以浅镇静为目标,常规唤醒并评估是否实施每日中断镇静。每天监测病情变化及安全问题,白班和夜班各进行一次谵妄评估,结果记录于集束化统计表。(5)早期活动计划:每天早晚交班时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肌力,制定个体化活动计划,包括床上被动活动、床上运动、转移训练及行走训练,促进康复。(6)拔管后管理:对符合拔管指征的患者,密切观察拔管后24小时内自主呼吸情况,如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再次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安全。
1.3观察指标
GCS通过睁眼、言语和运动反应评估意识状态,总分15分,14分以上正常,≤7分浅昏迷,≤3分深昏迷。RASS评分用于镇静深度评估,-2~分为理想镇静,1~4分激惹,-5~-3分镇静。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2结果
2.1两组Glasgow评分比较
拔管后,观察组Glasgow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两组RASS评分比较
拔管后,观察组RASS评分更高(P<0.05)。见表2。
3讨论
RICU机械通气患者常因气管插管等管路引发强烈不适,镇静镇痛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镇静深度缺乏统一标准,且长期使用镇静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因此,在保证镇静效果的同时,最小化镇静药物用量,使患者维持在浅镇静状态,是当前R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核心目标[3]。
在RICU机械通气治疗中,患者常因气管插管等管路引发不适,镇静镇痛是治疗的关键。然而,传统镇静方法缺乏统一标准,镇静深度难以把握,且长期使用镇静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镇静目标为导向的精准护理模式,通过动态评估患者需求,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患者维持在“可唤醒”的浅镇静状态。其优势包括:精准调控镇静深度,避免过度或不足镇静;减少药物用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促进早期康复,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优化资源利用,提高护理效率。这一模式为RICU机械通气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镇静管理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中,拔管后,观察组Glasgow评分更高(P<0.05),主要因观察组精准镇静管理、常规唤醒和个体化活动计划促进了意识恢复。拔管后,观察组RASS评分更高(P<0.05),推测因观察组通过定期检测、环境优化和及时调整镇静方案,确保了镇静深度和患者舒适度。
综上所述,针对R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护理模式,可对其拔管时Glasgow评分、RASS评分的提高发挥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丽丽,王燕,周丽梅,等.舒适化浅镇静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4,37(24):4264-4266.
[2]马燕珍,李丽莉.舒适化浅镇静护理联合机械通气对脑外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4,11(09):2112-2114.
[3]杨娜.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婚育与健康,2024,30(16):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