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测中的仪器设备创新与技术突破
成艳 贺榆珈 庄焱
日照健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食品质量检测的仪器设备创新与技术突破至关重要。新型检测仪器融入智能化、便携化理念,研发出多功能集成设备,提升检测便捷性。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带来检测精度和效率的飞跃。这些创新不仅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还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在食品检测全流程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创新;技术突破
引言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直接影响着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和技术在面对日益复杂的食品种类和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因此,仪器设备的创新与技术的突破成为食品质量检测领域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食品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的创新发展
1.1 新型检测仪器的研发理念与设计思路
新型检测仪器研发秉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理念。在设计思路上,一方面追求更高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运用先进的光学、电学、声学等原理,实现对食品中痕量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精准检测。例如,利用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复杂成分进行精确分析,区分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另一方面,注重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优化硬件结构和软件算法,减少外界因素干扰,确保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满足食品检测机构和企业对检测数据准确性的严格要求。
1.2 仪器设备智能化、便携化的创新成果
多功能集成化检测仪器整合多种检测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对食品中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比如,一款集成了色谱、光谱、电化学检测功能的仪器,能在一次检测中分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这不仅减少检测时间和成本,还避免多次检测带来的误差,更能实现检测数据的高效整合。同时,集成化仪器在智能化和便携化方面也优势尽显。其配备智能操作系统,可自动识别样品类型、优化检测参数,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智能预警与趋势分析。而且仪器小型化、轻量化,如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能在农贸市场、生产现场快速检测,无需复杂前处理,简单培训即可操作,极大提高检测灵活性与及时性,全方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1.3 多功能集成化检测仪器的应用优势
多功能集成化检测仪器整合多种检测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对食品中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比如,一款集成了色谱、光谱、电化学检测功能的仪器,能在一次检测中分析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这不仅减少检测时间和成本,还避免多次检测带来的误差,更能实现检测数据的高效整合。同时,集成化仪器占用空间小,便于维护和管理,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在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品控中,操作人员无需频繁切换不同设备,一键即可完成多类检测,极大提升了检测的便捷性与准确性,为食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二、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2.1 基于纳米技术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纳米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为食品质量检测带来高灵敏度检测方法。纳米材料作为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可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例如,纳米金颗粒标记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利用纳米金的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光学性质,使检测信号增强,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检测限可达到传统方法的数分之一甚至更低,实现对食品中痕量污染物的快速筛查。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检测,纳米技术的检测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且能精准检测出极微量的三聚氰胺,为乳制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极大地降低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的风险。
2.2 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创新
生物芯片技术将大量生物分子探针固定在微小芯片表面,实现对食品中多种目标物的高通量检测。在食品检测中,基因芯片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通过与已知转基因序列的探针杂交,判断食品是否含有特定转基因片段。蛋白质芯片则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兽药残留等,一次实验可同时检测多种物质,大大提高检测效率,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样品的快速筛查。以进出口食品检测为例,面对大量待检样品,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指标检测,快速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有效提升了食品进出口的检测效率,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2.3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评估的新突破
无损检测技术在不破坏食品原有形态和品质的前提下,对其内部品质进行评估。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分析食品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可快速检测食品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指标,具有检测速度快、非接触、无污染等优点。此外,核磁共振技术可用于检测食品的内部结构和成分分布,如水果的糖度、肉类的嫩度等,为食品的分级和品质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在食品加工和流通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消费者能购买到高品质的食品。在水果采摘环节,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损伤水果的情况下,快速筛选出成熟度合适的果实,减少因过早或过晚采摘导致的品质下降问题,提高水果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仪器设备创新与技术突破的前景与挑战
3.1 未来在食品检测全流程的应用拓展
未来,仪器设备创新与技术突破将在食品检测全流程深度应用。从源头的农产品种植养殖环境检测,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再到市场流通环节的抽检,都将广泛采用新型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例如,在农田灌溉水检测中使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器,实时监测水中有害物质;在食品生产线上安装在线检测设备,利用无损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实时质量把控;在超市、农贸市场配备快速检测设备,方便消费者现场查询食品质量信息,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
3.2 创新成果面临的技术标准与规范问题
尽管创新成果显著,但面临技术标准与规范缺失问题。新型仪器设备的检测精度、准确性等指标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仪器检测结果可比性差。新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也缺少规范,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例如,纳米技术检测方法在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原因在于缺乏统一的纳米材料制备、样品处理和检测流程标准。这给食品质量检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带来挑战,阻碍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
3.3 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为应对挑战,需加强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科研机构应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新技术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企业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将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反馈给标准制定部门。同时,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检测。此外,政府应加大对食品检测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支持力度,推动食品质量检测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论
食品质量检测中的仪器设备创新与技术突破取得显著成果,新型仪器设备和先进技术在提升检测精度、效率和便捷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尽管面临技术标准与规范等挑战,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制定统一标准、加强人员培训和政府支持,有望推动食品质量检测行业持续发展,为食品安全提供更有力保障,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繁荣。
参考文献:
[1]孙兴盛.食品检测仪器设备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4,(22):187-189.
[2]杨文静.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1,(29):50-51.
[3]李天意.食品安全和食品检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食品安全导刊,2021,(2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