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梁晖 罗益群
株洲市天元区白鹤菱溪小学 412007
摘要:在“减负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至关重要。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作业量过大、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对减负增效理念的理解,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的具体路径,包括精准把控作业量与难度、丰富作业形式、实施分层作业、加强作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完善作业评价体系等方面,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减负增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减负增效”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效果。因此,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探索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量过大
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完成作业上,课余时间被严重压缩,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作业形式单一
常见的作业形式主要是书面练习题,如抄写生字词、做阅读理解题、写作文等,缺乏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缺乏针对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难以完成作业,无法达到作业应有的效果。
(四)作业与生活脱节
很多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降低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同感和实用性。
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一)精控作业量度难度
1、合理控制作业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量。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选作业题目,避免布置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确保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自主学习。
2、分层确定作业难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精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深入剖析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基于此,将作业难度细致划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个层次。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学生,紧密围绕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筑牢知识根基;提高作业则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展作业专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精心设计,着重强调知识的拓展延伸与综合运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难度层次中获得最优发展。
(二)多样形式创新作业
1、实践性作业: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文化古迹,撰写参观游记,进行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2、趣味性作业:设计游戏化的作业,如猜字谜、成语接龙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观看经典电影或电视剧片段,写观后感,分析角色性格、剧情发展等。
3、合作性作业:布置小组合作作业,如小组共同完成一篇调查报告、编写一个剧本等。通过合作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分层施策因材施教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层。分层过程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给学生贴上固定的标签。
2、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A层学生以拓展性、探究性作业为主,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B层学生注重巩固和提高,作业难度适中,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知识水平;C层学生则以基础性作业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3、评价分层: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对于A层学生,评价注重其思维的创新性和深度;对于B层学生,评价关注其知识的掌握和进步情况;对于C层学生,评价侧重于鼓励和肯定,增强其学习信心。
(四)作业生活紧密相连
1、设计生活化作业内容: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话题作为作业内容。例如:
低年级:制作识字卡片,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商标、广告、食品包装等,剪下上面的汉字制作成识字卡片,标注拼音并组词。
中年级: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有趣场景,配上一段文字描述,形成图文日记。
高年级:策划家庭聚会,包括拟定邀请词、安排活动流程、准备主持稿等,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开展生活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能力。例如:
小学低年级:开展“小小美食推荐员”活动,让学生向家人学做一道简单美食,然后用清晰连贯的语言介绍食材、制作过程和味道。
小学中年级:进行“生活中的错别字大搜查”,在社区、街道店铺招牌等找错别字,记录并纠错,增强规范用字意识。
小学高年级:开展“家乡风俗我来讲”活动,学生通过采访长辈等方式了解家乡风俗,制作手抄报并向同学介绍。
(五)健全作业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模式,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主体。学生自评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家长评价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2、多样化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书面评价、口头评价、等级评价、评语评价等。对于书面作业,可以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作业水平,又能得到教师的具体指导和建议;对于实践性作业和合作性作业,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展示评价的方式,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过程性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作业过程。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努力程度、思维发展等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业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四、结论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创新作业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作业,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3]倪瑞美.培养语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J].语文世界,2024,(29):83-84.
[4]孙世梅.语文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维度与建议[J].语文建设,2024,(16):13-16.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4.16.002.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语文中低段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2CJC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