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与施工工艺探讨

作者

黄昌文

云南省 昆明市 云南交发公路工程有限公司650103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桥梁工程作为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在公路桥梁工程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受自然环境、车辆荷载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公路桥梁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老化,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还对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来往行车的安全及舒适度。基于此,本文以某公路桥梁工程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应用价值,综合探讨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与施工工艺,旨在为后续建设类似公路桥梁工程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公路桥梁;加固技术;施工工艺

在城市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公路桥梁承受的车辆荷载和应力也在随之增大,这对桥梁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加固技术,并借助先进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桥梁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确保公路桥梁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以便更好地保证公路桥梁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受自然环境、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公路桥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结构疲劳、材料老化等问题,导致其承载能力下降,安全隐患增加。由此可见,加强对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与施工工艺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一.工程概况

以某公路桥梁项目为例,该桥梁位于交通繁忙的城市主干道上,该桥梁全长约500米,主跨径为120米,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桥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设计,桥面宽度为双向四车道,两侧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由于近年来交通流量剧增,桥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混凝土剥落和钢筋锈蚀等问题,亟须进行加固处理。此外,项目所在地气候多变,常年受雨水侵蚀,进一步加剧了桥梁结构的劣化。通过对该桥梁的详细勘察和全面评估,确定了具体的加固方案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安全。所以,本文以这一公路桥梁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入手,详细探讨公路桥梁的加固技术与施工工艺,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二.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应用价值

在公路桥梁建设领域,加固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固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渗透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桥梁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因结构老化导致的频繁维修和更换成本。其次,通过采取科学的加固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交通流量增加带来的负荷压力,保障桥梁在高峰时段的安全运行[1]。此外,加固技术在提升桥梁抗灾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多雨、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合理的加固设计能够显著降低灾害对桥梁结构的破坏程度。最后,加固技术的应用还能显著提升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美观性和功能性,确保其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可靠运行,以满足现代交通对桥梁的多重需求,不断提升区域交通效率,从而为公路桥梁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推动桥梁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因此,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高效的加固技术,对于提升公路桥梁的整体性能和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三.公路桥梁的常见加固技术

(一)桥面补强层加固技术

对于公路桥梁工程来说,上部结构的加固施工尤为重要,尤其是桥面补强层的设计与施工,通过在原有桥面上加铺一层高性能的补强材料,可以有效提升桥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在上述案例工程建设期间,项目团队应综合考虑施工材料的抗拉强度、抗裂性能等因素,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确保补强材料的均匀铺设。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原有桥面进行彻底清理,仔细去除杂质和松散层,确保新旧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避免出现分层或脱空现象。值得注意的是,砂浆配合比中修补材料与水的比例应控制在1:0.13或1:0.15,修补原材料与石头的比例控制在1:0.8或1:0.95。在加固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进行混凝土浇筑、抹面、压光修补等工序,以确保补强层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在补强层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全面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标准,进一步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2],保障行车安全。

(二)截面增大和配筋加固技术

在应用截面增大和配筋加固技术时,施工团队首先需要对桥梁的现有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定需要加固的具体部位和范围。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加固方案,包括截面增大的尺寸、配筋的数量和布置方式等,基于现场实际选择使用高标准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环氧胶等复合材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新增截面的混凝土与原有结构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裂缝或空洞,以提升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原结构表面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湿润处理,以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密实度。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速度,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的分层或蜂窝现象。在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振捣和压实,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3]。此外,为了确保新旧混凝土融合的抗压强度,配筋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固定,确保钢筋位置准确无误。在案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在融合面埋入直径φ10~15 mm的钢筋,最佳埋入间距为200~300 mm,并且以梅花状布置,从而有效提升桥梁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加固效果达到预期标准。

(三)碳纤维布加固技术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桥梁加固技术,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施工便捷、抗疲劳等显著优点,特别适用于老旧桥梁的结构加固。多项工程实例表明,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可达普通钢材的10倍以上,且其重量仅为钢材的1/4,显著减轻了结构自重,并且其施工工艺简便,仅需使用少量专用胶黏剂即可牢固固定,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期保持性能稳定,加固效果令人满意。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桥梁表面进行打磨和清洁,确保表面平整无杂质。随后,涂刷专用的底胶,以增强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黏结力。待底胶干燥后,将碳纤维布按照设计要求裁剪并粘贴到指定位置,使用滚轮反复压实,确保无气泡和皱褶。最后,再涂刷一层保护胶,以防止碳纤维布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通过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的结构强度,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加固方法。

(四)喷锚混凝土加固技术

在应用喷锚混凝土加固技术时,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锚杆的类型和长度,确保锚杆能够深入到稳定的岩层中,提供足够的锚固力。接着,对桥梁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增加混凝土与旧结构的黏结面积。随后,按照设计图纸布置锚杆孔位,并使用钻机进行钻孔,孔径和深度需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完成后,清理孔内杂物,注入适量的锚固剂,再将锚杆插入孔中,确保锚杆与孔壁紧密接触。待锚固剂固化后,开展拉拔试验,检验锚杆的锚固效果[4]。确认锚固合格后,分层实施混凝土喷射作业,每层厚度控制在5—10厘米,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喷射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这种加固技术,有效提升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公路桥梁加固的施工工艺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公路桥梁加固施工前,要想有效发挥加固施工技术的最大运用效能,必须对现有公路桥梁的结构状况、承载能力、损伤情况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现场勘察和评估,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在案例工程的加固施工中,首先,施工团队不仅需要对桥梁的结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还要全面收集桥梁所处环境的详细数据,包括交通流量、气候条件、地质情况、温度变化范围、地震活动频率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精准预判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从而制定出更为精准和适应性的施工方案,切实保障公路桥梁加固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施工团队应基于现场勘查的数据,结合桥梁结构老化与病害分析,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加固前后桥梁的受力情况,确保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5]。最后,施工团队应综合考虑材料的成本效益及其与原有桥梁结构的兼容性,优先选用性能优异、耐久性强、性价比高的材料,确保其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还需对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评估,确保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施工团队还应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避免因材料短缺影响施工进度。

(二)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针对案例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团队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以确保加固效果。首先,采用了高强钢绞线体外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桥梁外部施加预应力,有效提升了桥梁的整体承载能力。其次,采用高强度的钢筋或碳纤维布进行加固,利用碳纤维的高强度和轻质特性,对桥梁的薄弱部位进行加固,以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和抗弯能力。此外,施工中还采用了灌浆加固技术,通过注入高强度的灌浆材料,有效填补桥梁内部的裂缝和空洞,以达到提升公路桥梁结构密实性和耐久性的目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确保每一步工序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而切实保障整个公路桥梁工程的建造质量。

(三)施工质量的监测与控制

在案例工程加固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整个项目的加固效果,施工团队应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光纤应变传感器,实时监测公路桥梁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分析模型,模拟桥梁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通过这些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加固方案,优化施工工艺,确保加固效果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采用超声波探伤、磁粉检测等无损检测技术,定期对桥梁的关键部位进行抽样检测,进一步验证结构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每一项指标都符合安全规范。

五.公路桥梁加固施工后的评估与验收

为了更好地保证公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估团队需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重点关注是否有裂缝、剥落等表面缺陷,确保外观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荷载试验,模拟实际交通情况,检测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并对桥梁的耐久性进行评估,包括材料的老化程度和抗腐蚀性能,确保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逐一核查,确保每一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此外,全面整理并归档所有监测数据、评估报告和验收记录,为后续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桥梁加固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的改进对于提高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公路桥梁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建设需要,合理选用加固技术与施工工艺,确保公路桥梁结构的加固效果达到最佳。在选择加固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桥梁的结构特点、损伤程度、交通流量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以确保加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施工工艺的选择也应遵循高效、环保、安全的原则,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和交通的影响,确保公路桥梁加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高质量完成,从而为推动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朝晖.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灌浆法加固技术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23,52(3):67-70.

[2]肖勇 . 高速公路隧道桥梁加固技术和施工工艺研究[J]. 中华建设,2023(9):137-139.

[3]杜维坤.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加固中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方法[J].山西交通科技,2023(2):69-71.

[4]聂华,王先明,黄钞,等.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机场高速桥梁加固措施优化研究[J].路基工程,2022(6):201-207.

[5]任 昊 天 . 公 路 工 程 桥 梁 加 固 技 术 分 析 [J]. 青 海交通科技,2021(3):113-1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