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画中学”

作者

张安妮

浙江省金华市白马镇中心幼儿园 322205

[摘要]绘画是语言的先导,是表示美感的良器。快乐涂鸦是幼儿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游戏过程,更能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受,也是和成人间交流的一种方式。笔者所在幼儿园以“慧玩·绘美”为园本特色课程,本文将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与户外涂鸦游戏相结合,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户外涂鸦游戏时的现状与不足,并从鼓励幼儿想象、幼儿自创规则、改变教师观念、改善涂鸦环境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在涂鸦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方法与对策。也希望本文能让一线教师重视培养幼儿在户外涂鸦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让幼儿在涂鸦游戏中发展个人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涂鸦游戏;幼儿教育;自主性;对策

涂鸦是幼儿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他们表达的主要途径。在涂鸦的需求时期,幼儿很大程度会通过涂鸦的方式进行表达,就像他们需要说话一样。因此,在幼儿园,教师需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涂鸦环境,以及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引导,以此充分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挖掘行动力的潜力。涂鸦游戏能帮助幼儿了解内心世界,幼儿在涂鸦游戏中表达思想,发泄自己的情感,创造多彩的世界。在组织涂鸦游戏时,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尽可能给幼儿创设轻松、自由、和谐的涂鸦空间和氛围,适时地改善户外涂鸦区的环境。

一、鼓励幼儿想象,提高游戏兴趣

教师在组织涂鸦游戏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设置较多的绘画规则,要让幼儿自由绘画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印象鲜明的事物,这样在保护幼儿想象力的同时还能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涂鸦活动时,可能会发现有幼儿拿到画笔不知道怎么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教师就应该为幼儿创设兴趣点。可以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唤醒他的兴趣,绘画前让幼儿多观察,让幼儿对着绘画物进行自由地想象发挥。再如,幼儿喜欢一些卡通人物,通常男孩喜欢恐龙,女孩则喜欢公主。在涂鸦游戏中,教师不要给幼儿设置诸如“公主穿着水晶鞋和漂亮的裙子,恐龙有大大的身体、长长的脖子”等规则,而要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人物或动物的形象与特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从而推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不断开发。

二、幼儿自创规则,体验游戏乐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有规则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游戏。在户外涂鸦游戏中教师对幼儿也有一定的规则要求,由于以往在组织涂鸦游戏时,更多的是教师提前制定好游戏规则,让幼儿进行后续的参与和遵守,如:创作作品的地方、材料摆放的位置等都由教师制定,这样难以凸显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创游戏规则的方式激发他们参与户外游戏的兴趣,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意识。笔者在组织班级幼儿涂鸦游戏时,幼儿自由讨论了游戏规则,例如:可以用粉笔在地上作画,作品既能保留一段时间,而且不会破坏地面环境;较重的材料可以摆放在收纳柜的最外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制定涂鸦游戏的规则,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提高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乐趣,让他们能够自始至终地参与游戏过程,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感。

三、加以隐形引导,给予正面肯定

在组织幼儿进行涂鸦游戏过程中,虽然教师应该不断弱化自身的主导性,要学会放手与退位,让他们进行自主的选择和探索。但是,教师在此过程中并不是完全不管幼儿的游戏,而是在此过程中要用隐性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能够获得一定的游戏支持又能够充分凸显他们的个人能力,以此培养他们游戏时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信心。在游戏中,有幼儿获得了一些成就或者良好表现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幼儿正面的鼓励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参与,激发他们的游戏潜能。

在涂鸦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并不是让他们单独去完成一些活动,而是在此过程中要让幼儿养成自主思考的意识,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同伴帮助从而更好地完成游戏。在这个游戏案例里,教师的隐形引导与正面肯定的做法,也是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信心与自主性。

四、改善环境创设,提高幼儿自主性

1.幼儿自主设计环境——涂鸦环境的商讨制定

形象性和暗示性是幼儿园环境的特点,环境创设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在环境暗示中隐性感知规则。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幼儿们参与环境创设,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这样在实际户外游戏中,幼儿能较容易的读懂环境。

(1)师幼商讨

这种商讨形式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完成,教师主要引导、启发幼儿展开讨论,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在初次玩涂鸦游戏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说一说在游戏时要注意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不能乱涂乱画,浪费绘画颜料;有的说不能画到身上,衣物难以清洗;还有的说结束的时候要把颜料瓶的盖子盖好,把画笔洗干净……这样孩子们在玩涂鸦游戏时,看到这些来自自己的想法自然能遵守规则,更好地进行游戏。

(2)幼幼商讨

主要是以幼儿自发商讨的形式展开。幼儿经过讨论后,觉得户外游戏的某些区域中需要增设哪些游戏材料,然后再通过绘画表征的形式将它呈现出来或是直接体现于幼儿的实际行动中。笔者曾对幼儿之间针对哪些户外游戏场地需要增设游戏材料的商讨做了个统计,从统计数据不难发现,幼儿之间商讨出了对幼儿园的沙水区、草坪区、滚筒区、涂鸦区、积木区、陶泥区需要增设新的材料,其中想对涂鸦区增设材料的人数比例最多。根据幼儿的意愿,再结合幼儿园当前户外涂鸦区的材料投放种类,以及本班幼儿之前在该游戏区域的游戏行为,笔者觉得有必要对户外涂鸦区进行材料的增设或更换。

2.自主运用环境——利用多维空间暗示涂鸦场地

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户外游戏奠定了基础,但这些环境的指示性需要在一次次实践和游戏中执行。虽然环境不会说话,但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是一种幼儿乐于接受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我们在涂鸦游戏中,要充分地利用幼儿园环境空间,利用环境中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幼儿可以用粉笔在地上创作,在围墙的低墙面上用水粉颜料作画,这样既不会破坏整体环境,还充分利用了涂鸦区的场地资源。涂鸦区多维空间的利用一方面能解决幼儿之间的空间、距离问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幼儿谦让、互相帮助的精神。

3.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自我内化规则——尊重幼儿的选择

如今,教师的教育观有所转变,教师学会逐渐退位,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幼儿有选择游戏材料的自由,也有选择游戏同伴的自由,更有选择游戏形式的自由。有的幼儿在涂鸦游戏中可能不停走动,运动负荷较大,有休息的倾向,此时,教师就应该示意或暗示孩子稍作休息;有的幼儿不想玩涂鸦游戏,他有选择欣赏同伴作画的自由;有的幼儿想创作大作品,想找好朋友帮忙,他有选择游戏同伴的自由……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地尊重幼儿,才能真正地培养幼儿在游戏时的自主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涂鸦游戏时,既要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又要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自主性获得发展。幼儿在提升绘画等个人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社会交往、想象创造、语言表达等其它综合能力。本文从鼓励幼儿想象、幼儿自创规则、改变教师观念、改善涂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一线幼儿教师提供一份帮助,帮助他们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笔者今后也希望与同行一起,共同探讨在涂鸦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其它策略。

参考文献

[1]狄静亚.探索户外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J].家长(下半月),2019,000(010):87-88.

[2]魏苗苗.浅析提升户外活动中幼儿自主性的策略[J].教育界,2019.000(019):132-133.

[3]徐丹丹.户外涂鸦区幼儿绘画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