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防地下工程项目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探究

作者

李燕

新疆长城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人防地下工程项目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体现在战时能为人员提供安全避难场所,保护国家战略安全,平时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合理的设计确保项目在战时与平时的功能需求,提高防护能力,降低建设成本。为此,本文重点对人防工程地下结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防工程;地下结构;结构设计

1.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人防地下工程必须具备足够的防护能力,以抵御核武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的作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偶然性荷载的影响,确保结构在极端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为此,设计中需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将爆炸动荷载转化为等效静荷载,再按照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此外,要充分考虑材料在高速加载条件下的强度提高,通过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体现。其次,坚持平战结合原则。人防地下工程在平时与战时的功能需求存在较大差异,设计时要兼顾两种状态。平时,工程需满足建筑功能、空间利用、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要求;战时,则要确保具备足够的防护能力。再次,经济性原则也是不可忽视的。人防地下工程投资较大,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力求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通过优化结构布局、荷载组合、施工方案等,降低工程成本。最后,环保原则也是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方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工程周边设置绿化带,对受损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2.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2.1结构选型与布局

在进行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时,结构选型与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结构选型与布局不仅能够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还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使用功能。首先,结构选型应基于工程的具体需求、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其次,布局设计中,要根据工程的使用功能和人流、物流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区域,确保使用便捷、高效。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构件的数量和复杂程度,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充分考虑工程在战争、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下的防护需求,合理设置防护设施,提高工程的抗风险能力。在布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实现与周围建筑、景观的和谐统一。最后,在结构选型与布局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确保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二是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料,提高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三是充分考虑施工技术和施工条件,选择易于施工、便于维护的结构形式。

2.2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在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中,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不同材料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设计人员应确保所选材料能够相互匹配,避免因材料不兼容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设计人员应优先选择易于施工、便于维护的材料,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在材料选择时,应考虑其环保性能和可回收利用性,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过程中,应对所选材料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其供应稳定性、价格波动、质量保证等方面,以降低工程风险。

2.3结构抗震设计

在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中,加强结构防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地下工程在地震发生时,其所承受的地震波及震动的影响较地面建筑更为复杂。因此,如何确保人防地下工程在地震中的安全,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需要对人防地下工程的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避免因地震引发的地表裂缝、滑坡等灾害对地下工程造成影响。同时,要合理设置地下工程的出入口,确保在地震发生时,人员能够快速疏散。其次,加强地下工程的抗震设防。在设计人防工程时,首先要对地震作用进行分析,包括地震波特性、地震影响系数、地震作用效应等,然后根据上部结构的抗震设防等级,确定人防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同时,人防工程的材料选择应满足抗震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工程建设所用混凝土、钢筋等主要建筑材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选用。再次,在加强结构防震设计的同时,还应关注地下工程的防水、防尘、通风等问题。地震发生时,地下工程容易受到地下水、土壤颗粒等的影响,导致结构受损。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后,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人防地下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对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结构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

2.4结构抗渗设计

人防地下工程结构设计中,要加强结构的防水抗渗设计。这是因为,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危害非常大,一旦防水抗渗措施不当,就会导致地下工程出现渗漏现象,从而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因此,在地下工程设计中,防水抗渗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人防结构的抗渗等级中,Ⅰ级抗渗设计一般适用于对防护要求极高、需要长期稳定使用的场所,例如指挥中心、通信中心等重要设施。Ⅱ级抗渗设计主要用于对防护要求较高、需要保证一定防护性能的场所,如储备库、人员集中避难场所等。Ⅲ级抗渗设计则适用于对防护要求相对较低、使用周期较短的场所,通常适合一些辅助性功能区域。在进行人防结构抗渗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下水位、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等,尤其是地下水对结构的渗透影响,合理选择设置抗渗等级。

2.5口部防护设计

人防工程需要具有极强的密闭性以抵抗动载冲击波与毒气等,因此在人防工程构造设计中,应适当缩减构件跨度与各种口部结构尺寸,但这与平时的功能使用需求有一定的冲突,鉴于此,在确定人防地下室主体结构形式及其荷载组合效应的基础上,如何综合考虑口部防护构造设计与贯彻平危兼顾理念成为建筑人防工程成功设计的重要环节。作为人防工程的重要门户,口部结构的防护设计对于地下室的人防效果至关重要,其主要包括防护密闭门与消波系统、出入口门框墙与内临空墙、孔口其他构件。为确保人防结构足够应对危机,口部结构设计时还应考虑如下要素:通道口的隐蔽性;口部位置做局部增强与抗辐射处理;单独设计进排风口。

结语

总之,人防地下工程项目结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工程在战时的防护效能和在平时的使用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亮.高层建筑的人防工程结构设计策略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3):140-142.

[2]吴卫.地下室人防结构的主要构件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1):91-93.

[3]徐梦俊.地下室人防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居舍,2023,(08):109-112.

[4]陈朋朋,梁纬球.高层建筑人防工程结构设计分析[J].房地产世界,2023,(05):88-9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