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卢华彤
四川省乐山市城南学校 140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传统、思维训练缺乏系统性等。提出创新教学方法、开展阅读活动等培养策略,强调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教师培训等保障措施,以全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助力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使命。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它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思维能力是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关键。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方面,清晰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组织语言、构建文章结构,使表达更加准确、流畅和有条理,从而提升写作水平。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习,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这些能力将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传统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这种单向的知识传递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思维训练缺乏系统性
虽然一些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在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训练内容往往零散、随意,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难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全面、深入的培养。
(三)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都有所不同,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要求,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而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
1.问题导向教学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提出 “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描写景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 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培养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比如,在学习小说时,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和行为,深入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开展阅读活动
1.推荐经典阅读书目
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推荐适合的经典文学作品,如《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阅读中丰富知识储备,拓宽思维视野。
2.组织阅读讨论
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交流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写作训练
1.注重思维过程指导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更要注重对学生写作思维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到谋篇布局,逐步培养学生清晰的思维逻辑。例如,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题目,拓展写作思路。
2.多样化写作形式
采用多样化的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等,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文体写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四、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施保障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二)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题培训、教学研讨活动等,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识和水平。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阅读写作成果等,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情况。
结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阅读和写作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秀.初中语文教学强化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浅谈[J].学周刊,2024,(36):95-97.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4.36.032.
[2]陈丽娟.初中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语文世界,2024,(32):4-5.
[3]杨凯峰.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4,(0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