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高悬,幼童乐悠悠
吴梓君 林安琪
广州市番禺区北城幼儿园
摘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大班幼儿在中秋节期间深度感受中秋文化的熏陶。通过粤语童谣编制、教唱以及共鸣合声演绎等实际案例,展示了幼儿在游戏和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培养情感表达能力,以及师幼之间情感共鸣的场景。本文揭示了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将中秋文化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和文化认知。
关键词:幼儿教育;中秋文化;文化氛围
引言: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节日,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家庭团圆的美好愿望。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到中秋节所蕴含的文化韵味,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的课题。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通过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方法,我们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美妙动听的音乐中,充分感受到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本文将以具体的实践案例为基础,深入探讨大班幼儿在感受中秋节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一、中秋文化营造,滋养童心成长
(一)传承民俗情怀,铭刻中华传统瑰宝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佳节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在这个充满丰富情感的节日里,中秋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大班幼儿们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让幼童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在这个充满团圆和欢乐的节日里,祖辈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世代沿袭的传统习俗以及那些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都在幼童的心灵中绘制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这些故事和习俗不仅勾勒出中秋的独特魅力,更在幼童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通过这些生动的传承活动,幼童们能够感受到中秋佳节的温馨氛围、体会到家人团聚的幸福和快乐,不仅让幼童们在心灵深处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他们文化认同的重要支撑。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中秋的各种传统活动,幼童们逐渐建立起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文化认同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伴随他们一生。因此,中秋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
(二)培养文化自信,塑造幼儿身心坚韧
在这个中秋佳节的美好时节,大班的幼儿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出了一份自信与坚韧的品质。他们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温暖怀抱中,学会了如何去欣赏、尊重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中秋活动,这些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和价值。这种体验既有成就感的喜悦,也有认同感的温馨,共同交织成一种强大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自信心,更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心灵的滋养。当孩子们在中秋的月光下,听着关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他们的心灵被深深触动,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浸润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能够更加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成为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
在培养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家长则通过陪伴孩子参与各种中秋活动,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文化传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韧。
(三)凝聚情感共鸣,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中秋节的文化传承和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让年幼的孩子们更加亲近和了解传统的习俗,更在于它能够在教师和孩子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通过共同参与传统的中秋庆祝活动,师生们的情感得以共鸣,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联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品尝传统的中秋食品,如月饼、柚子等,分享对中秋佳节的情感体验,以及对家国情怀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些亲近而真实的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得到了升华,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珍贵财富,为他们的关系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此外,中秋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它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讲述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孩子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这些古老传说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们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灯笼、绘制中秋主题的画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中秋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粤语童谣融入,呈现中秋盛宴
(一)编制粤语童谣故事,传统与乐趣交织
融入中秋文化,我们可以巧妙编制粤语童谣故事,将传统和乐趣交织在一起。通过儿歌的抒发,将中秋节的丰富传统、精彩习俗和古老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这些童谣不仅是歌声,更是一扇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窗户,引导幼童走进中秋的世界,感受着历史的温情和文化的厚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活动开始时,老师们首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引发了幼儿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好奇心。接着,老师们带领幼儿们一起听取了一个有趣的中秋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仙女和一只可爱的玉兔的故事,幼儿们被故事情节吸引,纷纷表示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传递这个故事。
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们开始动手编制粤语童谣故事,他们小组合作,脑洞大开地想象和创造,将仙女和玉兔的故事融入童谣中。有的幼儿将故事转化为有趣的押韵歌词,有的用粤语编织了轻松愉快的旋律,还有的设计了简单的舞蹈动作来配合歌词。在编制的过程中,幼儿们积极讨论、尝试,互相交流意见,不断完善童谣的内容,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童谣后,幼儿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向其他班级的小伙伴展示他们的作品,在中秋文化体验活动的展示环节,大班的幼儿们带着自信和骄傲,用清晰的声音和生动的动作,向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们演唱了自己编制的粤语童谣:
仙女儿仙女,飘飘在月宫, 玉兔儿玉兔,嫦娥是伴侣。
一抹秋风轻拂过,中秋节又到, 仙女玉兔同欢笑,团圆情更好。
玉兔捣药拌桂花,仙女送上蟾蜍, 月饼香甜传情意,中秋夜乐陶陶。
共赏明月皎洁,仙女眷恋人间, 玉兔陪伴夜幕,幼儿心欢乐。
他们的表现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不少小朋友纷纷表达出想要学唱、学跳舞的愿望。
(二)教唱粤语童谣,感受中秋欢愉
与幼儿一同学唱粤语童谣,正如迈入欢乐的中秋盛宴。在音符跳跃的旋律中,幼童仿佛置身于中秋的夜晚,静听皓月传递的古老故事。粤语的独特韵律和韵脚不仅赋予了童谣生动的节奏,更是让幼儿感受到中秋节的独特氛围。例如,活动的开始,教师们为幼儿们带来了一首富有中秋特色的粤语童谣《八月十五是中秋》,歌词中蕴含着有关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幼儿们对于粤语童谣的学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们耐心地为幼儿们讲解歌词的意义,并逐句进行教唱。为了增加趣味性,教师们将歌曲的节奏做了一些变化,使之更加轻松、欢快,幼儿们跟随教师的节奏,用稚嫩的童声高唱出歌词,仿佛把中秋的欢乐传递到每个角落。
在教唱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还鼓励他们用手势、动作等方式来加强歌词的表现。幼儿们乐此不疲,争相展示自己的创意动作,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随着多次的练习,幼儿们逐渐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歌词,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小组中小声哼唱,与小伙伴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进步。在活动的高潮时刻,幼儿们在教师的带领下,齐声合唱了这首粤语童谣,欢快的歌声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回荡,吸引了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们前来聆听。幼儿们用灵动的动作和清脆的童声,将中秋的喜庆和欢愉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场气氛热烈而欢腾。
(三)共鸣合声演绎,师幼共享文化情感
于中秋佳节,师幼齐聚一堂,共同合声演绎粤语童谣,仿佛在展开一场充满文化情感的共鸣之旅。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如同激荡的涟漪,波及每颗幼儿的心灵。这个特殊的时刻,不仅是音乐的交汇,更是师生情感的共享,幼童们在歌声中融入中秋的温馨与欢愉,而教师们则在这样的活动中与幼儿们更加亲近,共同感受着中秋文化所传达的美好情感。例如,教师为幼儿们介绍了一首富有中秋特色的粤语童谣《月光光照地堂》,并讲述了歌曲背后的传统故事和象征意义。幼儿们听得津津有味,好奇心被激发,充满期待地等待着接下来的活动。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们首先向幼儿们展示了合声演绎的方式,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绎歌曲的一部分。教师为每个小组分配了具体的角色和动作,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表达歌词的情感。同时,教师也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来演绎歌曲。
当幼儿们开始演绎时,整个场景变得热闹非凡。每个小组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歌词中的情感和情景。有的幼儿扮演了中秋的月亮,用圆圆的手势模仿月亮的形状;有的幼儿演绎了家庭团圆的场景,用手拉手的方式表达亲情的温暖。而教师则负责引导和协调,与幼儿们一同演绎,让活动更加融洽和有趣。在合声演绎的过程中,幼儿们不仅感受到了粤语童谣的乐趣,更是通过共同的努力,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场景。他们的声音在合奏中相互呼应,动作与歌词相得益彰,共同演绎出了一个生动的中秋画面。而教师的参与也增强了活动的凝聚力和亲近感,让幼儿们感受到师幼之间的共鸣和情感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幼儿对中秋文化的理解,更是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自信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通过音乐和共同的努力,幼儿们与教师一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欢乐和温馨的中秋场景,共同感受和传承中秋的文化情感。
参考文献
[1]尹元吾.传统节日在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2):120-121.
[2]赵芹.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渗透策略[J].好家长,2023(17):40-42.
[3]孙彩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实践[J].中国民族博览,2023(08):88-90.
[4]卓芳芳.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36(01):92-94.
[5]李娜,辛均庚.基于传统节日开展幼儿情感教育研究[J].教育观察,2019,8(34):61-6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