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作者

彭鹏

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250014

摘要: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作为加固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重要方式,在应用中表现出了明显优势,适用性较强,技术人员应该注重规范运用。文章重点围绕着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明确了该技术应用优势,然后又具体从施工准备环节、钻孔环节以及灌注成桩环节入手,探讨了该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应该确保地基稳定可靠,能够具备较高承载能力,避免在施工建设以及后续项目使用寿命周期内出现严重沉降问题。针对建筑工程地基采取适宜合理的加固施工技术成为重要任务,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就可以表现出明显优势,能够在有效改善地基承载能力的同时,优化施工作业过程,适用性较强。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围绕着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最终桩基础结构符合各方面要求,避免遗留任何质量隐患。

一、钻孔灌注桩施工特点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常用手段,其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所处区域内进行有效钻孔,然后在孔内进行钢筋笼安装以及混凝土灌注,由此形成稳定性和强度较高的桩基础,营造出理想的建筑工程施工条件。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优势明显,首先直接表现在对于地基的有效加固上,施工后的地基承载力更强,直径较大,且入土较深,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支撑,有效降低了后续出现地基变形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几率。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在借助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处理后,加固改良效果较强,能够彻底规避该类不良地基带来的危害问题。

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过程来看,表现出了明显的便捷性特点,不存在过于复杂的施工工序,所需机械设备较少,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成桩。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还可以避免在桩顶布置承台结构,整体结构形式简单。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不会对于周围环境和居民带来不利影响,噪音较小,且不会形成较大振动,有效避免了周围构筑物受到影响。此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适用性较强,几乎可以穿越各类土层,有效嵌入到基岩中,成为建筑工程地基改良加固的有效方法。

当然,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同样面临较多的影响因素,一旦施工过程得不到有效规范,各个影响因素缺乏必要防控,则容易危害成桩质量,形成缩径、桩体夹泥以及强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建筑工程中应用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时,应该着重围绕着各个施工环节进行精细化把控,明确各个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最终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一)施工准备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时,前期准备工作应该结合项目所处区域实际状况,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针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准备,以便营造出理想的钻孔以及成桩条件。具体到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环节,首先应该详细全面解读水文地质资料以及施工方案,明确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分析现场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干扰因素,进而制定相匹配的施工准备方案,确保后续施工作业有序推进。比如针对现场中明显凹凸不平的区域,如果可能影响钻孔作业质量,则需要进行整平处理,保障钻孔设施有效运行。

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还应该包括测量放样,以便明确后续钻孔目标,确保钻孔准确适宜,避免在尺寸参数方面出现偏差问题。结合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以及现场实际状况,选择恰当测量仪器设备,促使施工图纸中标注的各个关键点位以及桩孔直径等信息得到直观呈现。针对测量仪器进行必要调试校正,规范测量放样操作程序,保障结果准确可靠。

(二)钻孔

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时,钻孔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成孔质量直接和最终桩体应用效果挂钩,应该选择恰当设备进行规范钻孔处理。项目中钻机以及钻头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现场状况以及钻孔需求,确保其在钻孔深度以及直径方面满足要求。钻机就位应该准确牢固,既要确保其处于桩孔的中心位置,也要确保其平稳牢固,避免出现水平方向上的偏差问题,且做好加固处理。钻机就位安装应该确保钻头、起重滑轮、钻杆卡控以及护筒中心保持理想垂直一致状态,避免任何设施出现偏离。护筒埋设也是钻孔中的关键环节,要求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护筒材料,在现场进行准确打入,护筒内径应该稍大于钻孔直径。根据后续钻孔施工要求,合理制备泥浆材料,运用水、膨润土以及其它添加剂,准确控制配比,确保由此形成的泥浆可以在钻孔过程中发挥理想作用。

在钻孔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注重实时控制钻进准确度,确保钻头可以始终处于最佳位置,能够确保钻孔质量。钻进过程中实时监测,如果发现钻孔倾斜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严禁出现过大偏差,防止碰撞护筒。钻孔还应该注重动态调整钻进参数,确保冲程适宜合理,能够形成稳步钻进效果,避免在钻头起落以及钻进速度方面出现严重问题。针对钻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掉钻以及遇阻等问题,也应该及时采取相匹配策略进行修复处理。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检查无误应该进行充分清孔,利用泥浆针对整个桩孔进行全面清洁处理,解决桩孔底部存在的杂物,同时做好护壁工作。

(三)灌注成桩

灌注成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作用的直接环节,技术人员应该注重构建符合强度以及承载力要求的桩体结构。在灌注成桩中,钢筋笼的合理安装是重要任务,结合桩孔大小以及成桩要求,绑扎制作相匹配的钢筋笼,促使钢筋笼本身较为坚固稳定,能够在桩孔内有效下放。现场中运用专业吊机进行钢筋笼吊装,确保其稳步吊入最佳位置,并且运用恰当方法进行固定,避免在后续灌注混凝土环节出现上浮以及位置变动问题。在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二次清孔,解决因为钢筋笼安装带来的孔内沉渣以及其它杂物。

混凝土灌注应该首先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合理应用,针对入场应用的混凝土材料严格检测,随机抽检,避免在现场中应用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灌注。导管灌注作为当前常用处理方式,应该确保导管得到准确安装应用,能够处于桩孔内的最佳位置,形成理想的混凝土灌注条件。伴随着混凝土灌注施工进程,应该缓慢恰当调整导管位置,确保混凝土材料可以在桩孔中充分灌注,形成密实度较强的桩体结构。混凝土灌注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搅拌振捣工作,促使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但是要避免和钢筋笼以及护筒等出现碰撞。混凝土灌注应该尽量高出地面,以便规避缩径等问题,在完全凝结后进行调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但是技术人员需要围绕着整个施工作业过程进行精细化把控,确保各个环节得以规范执行,由此规避各类质量病害,保障钻孔灌注桩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董晓铭.建筑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分析[J].北方建筑,2024,9(06):115-118.

[2]辜夕桃.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建筑机械化,2024,45(12):60-63.

[3]贺阳,刘洋,刘杰,等.建筑工程中有关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应用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4,51(12):88-90.

[4]张佑云.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11):72-74.

[5]陈成有.房建工程冲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方法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24,(08):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