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李燕
常州经开区冯仲云小学 213101
摘要:本文基于“双减”政策,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平台,深入探索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文章详细分析了“双减”对作业设计的新要求,将单元整体教学理念融入其中,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分层化、实践型、跨学科作业的精巧设计策略。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译林版教材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小学英语教育正经历重大变革。作业设计作为教学关键部分,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传统作业模式,如过量作业、形式单调、缺乏系统性整合,已不符合新时代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以单元整体视角优化和创新小学英语作业,成为解决教学难题、实现“双减”政策目标的关键。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掌握这种先进实践方法,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压力,还能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的新要求
(一)政策解读与内涵剖析
“双减”政策如及时雨,润泽教育田野,其核心在于重构教育生态,促使教育回归本真。聚焦小学英语作业领域,意味着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保障并提升学习成效。这要求教师革新作业设计理念,摒弃题海战术,聚焦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育,激发学习英语热忱与自主探索潜能,助力学生在轻松愉悦氛围中扎实积累知识、提升技能,实现从知识习得向素养进阶的转变。
(二)作业量与难度把控
为精准把握小学英语作业现状,我们展开深入调研。对多所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并与一线英语教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每日英语书面作业耗时远超“双减”标准,中年级约40-50分钟,高年级高达60分钟甚至更久。作业难度方面,部分作业盲目拔高要求,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基础薄弱学生积极性受挫。
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性与认知规律,我们为小学英语作业制定科学时长标准:中年级每日15-20分钟,涵盖词汇语法巩固、短文阅读赏析及写作启蒙;高年级20-25分钟,强化阅读写作深度拓展、口语交际多元延伸及综合实践灵活运用。同时,构建三层难度作业体系:基础层面向全体学生,强化重点词汇句型记忆;提升层聚焦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引导知识迁移;拓展层专为学有余力学生开辟,探寻学科前沿知识,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在适配作业中成长。
(三)作业形式多元化需求
传统英语作业局限于书面抄写和机械记忆,缺乏活力与多样性。然而,“双减”政策推动下,作业形式开始多元化。如口语类作业,提供展示语言能力机会,锻炼发音与自信表达;听力类作业,全面提升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类作业,丰富阅读材料,拓宽视野;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英语,增强综合运用能力。这些多样化作业形式相互补充,构建全面沉浸式英语学习环境。
二、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在作业设计中的应用
(一)单元整体教学内涵解析
单元整体教学将散落的单课知识串连成精美项链,以单元主题为鲜明主线,统整语言知识的深度积累、文化内涵挖掘、语言技能锤炼及学习策略应用。以译林版五年级“Seasons”单元为例,各板块紧密围绕四季更迭主题展开,教师需洞察各板块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感知四季变化到精准描述,再到深入探索季节与日常生活联系,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二)基于单元主题的作业目标设定
以“Seasons”单元为例,各板块围绕四季变换主题展开。在Story time板块结束后,作业目标包括聆听理解课文、识别关键词汇、使用句型表达偏爱季节及原因、绘制简笔画并标注特征。Grammar time板块作业重点掌握季节描述中的语法规则,如形容词比较级运用。通过句子构造和短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内化语法知识。
单元学习深化阶段,挑战性作业尤为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四季更迭的影响,要求独立查找英文资料、参与小组讨论,撰写逻辑严密的英文报告。这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设计分层化、实践型、跨学科作业的具体策略
(一)分层化作业设计
学生分层依据:综合考量学生课堂专注度、参与活跃度、发言精准度、考试成绩波动、学习态度及兴趣偏好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提高层、拓展层。基础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存在漏洞,课堂参与被动,但学习态度端正;提高层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具备知识迁移能力;拓展层学生学习自主性高,知识储备丰富,渴望深度学习。
作业分层示例:以译林版六年级“An interesting country”单元为例,基础层学生作业侧重于背诵课文重点段落、抄写新学单词短语并造句;提高层学生仿写介绍另一个国家的短文,灵活运用所学句型;拓展层学生选定感兴趣国家,深入调研文化习俗,制作英文PPT并在班级演讲分享。
(二)实践型作业设计
项目式学习作业:设计“校园英语文化节策划”项目作业,学生分组协作撰写活动策划书,包括节目编排、场地布置、宣传海报设计等,全程用英语交流协作,锻炼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及动手实践能力。
生活体验式作业:在译林版四年级“At the snack bar”单元学习后,布置学生周末与家长走进餐厅,用英语完成点餐交流、记录菜单、计算费用,返校分享体验。这种作业设计将课堂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无缝对接,提升语言运用实效性。
(三)跨学科作业设计
英语与美术融合:学习“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时,引导学生为各科课本设计英文封面,既巩固英语单词句型,又激发美术创作灵感,实现学科优势互补。
英语与音乐联动:教唱英文经典歌曲如“Do Re Mi”时,引导学生剖析歌词语法、词汇奥秘,鼓励改编歌词描述校园生活,强化英语语感,感受学科协同力量。
在“双减”政策照耀下,基于译林版教材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实践成效显著。通过精准洞悉政策要求、深度融入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创新作业设计策略,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升学习效果与综合素养。然而,前行之路仍需攻克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家校共育协同等难题。展望未来,需深化研究、加强教师培训、完善作业评价体系,携手家长为学生营造更优质英语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双减”政策文件[Z]. 2021.
2.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鲁子问. 英语教育促进思维发展[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4.程晓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2016(5).
5.林立.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