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型石化项目中火炬系统安装的工艺难点及解决方案

作者

李瑞锋

山东胜越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255400

引言

石化行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大型项目建设需求的提升,火炬系统作为装置中重要的安全保障单元,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与系统完整性。火炬塔因结构高、构造复杂、施工条件苛刻,安装中面临高空作业、焊接质量控制、接口精度等多重挑战。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工程公司均采用相似的模式实施项目,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在我国工程实践中,火炬系统安装也日益重视精细化与规范化操作。本文结合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火炬系统安装的工艺难点与关键环节,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旨在为类似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参考。

一、火炬系统安装面临的主要工艺难点

火炬系统在石化项目中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其结构通常包括高耸的火炬塔、支撑钢结构、平台、梯子、燃烧器系统以及与工艺装置连接的管线系统。由于塔体高度一般在几十米至百米之间,其安装往往需要大型起重设备配合实施。高空作业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再加之风荷载、构件变形、对接误差等问题,会加剧施工难度。例如,在火炬筒节吊装过程中,一旦起吊方式或顺序不当,极易出现塔体偏移、对接困难甚至结构损伤。

焊接工艺也是火炬系统安装中的技术核心之一。火炬管道往往涉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钢、不锈钢材质,在焊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温度、坡口形式、预热及后热工艺等参数。一旦焊接质量不过关,将直接影响系统密封性与运行安全。此外,由于管道接口常位于高空狭窄平台,施工空间受限,焊接操作难度大,质量检验手段受限,给焊接质量控制带来极大挑战。现场安装还需考虑火炬头设备、点火系统的连接问题,其部件需预留合理空间和接口,确保后期调试与维护方便。面对这些工艺挑战,施工单位需提前规划详细的技术路线,选择合适的设备与工艺手段。

二、高空作业组织与安装流程的优化策略

针对火炬系统安装中普遍存在的高空作业风险,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与科学的工艺流程显得尤为关键。一般而言,火炬塔体的筒节采用分段预制、分段吊装的方式进行组装,施工前需根据现场起重条件与运输路径进行吊装模拟与方案比选。优选“地面整体预制+分段对接吊装”的方式,可在较低高度完成更多焊接与组装工序,从而降低高空作业时间与危险程度。为确保吊装精度,需采用激光测距仪或GPS 定位技术进行塔体垂直度实时监测,并设专人进行对接控制,确保安装顺利推进。

在施工组织层面,应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建立起“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多方协同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高空作业风险识别与应急演练,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与技术能力。在设计、采购、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环节上,业主可以运用自己的决策权和丰富的经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去管理整个项目的运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还采取智能监控系统对高空作业进行远程视频记录与行为识别,用于辅助安全管理与现场指挥。此外,高空焊接、切割等工艺要求施工单位配置防风棚、遮阳棚、临时平台等临时防护设施,并通过对焊工持证情况、操作习惯等指标实施现场审查,进一步提升焊接质量与作业安全性。

三、焊接工艺控制与火炬系统接口的处理方法

火炬系统管道及其相关配套设备在焊接过程中面临工艺参数多、材质变化频、环境因素复杂等问题,尤其是高温合金与不锈钢材料的焊接,要求施工单位制定针对性工艺评定和操作规程。焊接工艺控制的核心在于确保焊缝致密、均匀、无缺陷,同时控制热影响区范围,防止材质性能退化。在施工中,一般需采用氩弧焊或埋弧焊等方法,并通过多层多道焊接技术控制应力集中。关键部位应设置工艺引弧板和收弧板,避免起弧烧穿和收弧裂纹的发生。对于埋地段、保温段或特殊接头,应在焊后立即进行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以确保内部质量达到验收标准。

接口处理方面,火炬系统与装置管道接口形式多样,包括法兰连接、焊接连接与柔性连接等,不同接口形式决定了后续维护与操作便利程度。在设备点火控制系统与火炬头连接过程中,应考虑导电性能、防爆等级与信号响应时间的匹配关系,避免控制延迟与火炬失效风险。同时,排放管道布置应遵循“最短路径、最小阻力”的原则,减少弯头数量与局部阻力损失,保障气体迅速排放。为解决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问题,应合理设置膨胀节与支架结构,吸收位移并缓冲应力集中,从而延长系统寿命。接口部位施工完成后,务必进行气密性试验与泄漏检测,确保整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提高整体安装质量与效率的综合保障措施

为保障火炬系统安装工作的高效推进与最终质量,项目管理团队应在施工前、中、后全过程实施统筹计划与闭环管控。首先,在设计阶段应全面考虑火炬系统的模块化施工可能性,将塔体、平台、管道、控制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若干模块,在工厂集中预制后整体运输至现场吊装,从源头提高施工效率与成品质量。其次,针对高空与狭小空间作业特性,应优先采用轻便化、自动化程度高的作业设备,如小型履带吊、升降平台、电动爬塔机等,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装精度。

在人员管理方面,应建立严格的技术交底与培训制度,尤其对特殊工种如焊工、无损检测人员、信号控制安装人员等,要进行专岗考核与资格复审,确保所有操作人员具备相应能力与安全意识。同时,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对每一道关键工序、每一处接口节点、每一项检测记录进行编号备案,形成完整的施工档案与验收凭据。此外,应在工程过程中设置合理的工期缓冲段,以应对极端天气、物资短缺或设备故障等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从设计管理、施工技术、人员组织到风险应急的全流程系统化建设,可大幅提升火炬系统安装的整体水平,为项目安全、稳定投运提供坚实保障。

结论

火炬系统作为大型石化项目中的关键安全装置,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项目整体运行安全与效率。通过本文对火炬系统安装工艺难点的系统梳理与实践经验分析,可以看出,高空作业、焊接控制、接口设计与组织管理是影响施工成败的主要因素。结合近年来工程管理趋势与先进技术应用,采取模块化设计、数字化监控、多专业协同等综合措施,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控制能力。未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组织模式的持续优化,火炬系统安装工作将更加标准化、安全化,为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程景浩,王燕伟,徐滨阳.5G+工业互联网在大型石化项目中的应用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21,(07):40-44.

[2]杨峰.投标控制价在大型石化建设项目中的运用[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1,(06):39-4

[3]李思阳.项目融资在大型石化合资项目中的运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4):15-16

[4]邵欣波.浅谈大型石化工程项目中业主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1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