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增效减负创新作业设计策略

作者

朱小娟

开州区汉丰第八小学 重庆市开州区 405400

摘要:“双减”背景下,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变革。教师要有教育先行的观念。“双减”减的是学生重复机械的作业负担,减的是质量不高的作业负担。同时“减”的是一种心理压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反映了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教师教学应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增效减负创新作业。

关键词:“双减”;核心素养;增效减负;作业设计

一、渗透文化情境,重视思辨

低段的语文,重在基础,“听说读写思”的融合,让孩子形成正确的审美,作业设计拓展汉字造字文化,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识字单元,自主识字,多元识字,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孩子也有了一定的感悟。我们教学根据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渗透古代人们的造字文化,以及汉字的字体演变,先归纳我们已经学过的同偏旁的字,探索形旁表意,声旁表音。(一)制作我的字典,本期我们已经学会了部首查字法,我们可以做一个属于自己的部首归类字典,这样既能调动孩子的兴趣,又能提高孩子对于部首表意这一知识点有更深理解,当然也可以做同音字字典,孩子在做中学,在归纳中加深理解。字典可以图文并茂,涂上颜色,画上图画,同时还需要对字进行扩词,这样就能达到增加孩子的词语积累的作用。(二)利用加一加、减一减、部首、字族等识字方法,制作识字分类小报,提升孩子的思辨能力。(三)语文园地八的日积月累,可以让孩子先理解带有动物的词语意思,再把理解到的意思画下来,最后再来背诵效果会较好,能够帮助孩子运用词语。(四)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展示台的词语,用图画表现出来,容易错的字词可以在旁边做上标记。能帮助孩子加深理解。

低段孩子,需要培养了解历史文化,让孩子有正确的认知和文化积累。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例如,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就是在介绍革命时期的一些人物故事,现在的孩子对于那个年代的了解较少,对于当时人物的行为,以及人物的做法不是很了解,所以在理解人物的情感上就会存在一些偏差。(一)可以利用影视资源,爱国主题教育,了解当时社会背景。(二)参观一些红色文化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利用研学旅行的机会,了解当时的生产生活。(三)搜集革命人物故事,比如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小兵张嘎,王二小等,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拓展。

二、融入生活情境,重视实践

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阶段,将学习融入孩子的生活,重视实践,这样能较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二年级语文重视词语的理解,句子的应用表达,能够融入生活情境,也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一)《纸船和风筝》这一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和前面学习的留言条进行结合,用留言条的格式,让“小熊给松鼠写祝福”写留言条,能够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二)《风娃娃》仿写练习,根据课后习题,仿照课文2、3、5段(风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写,并配上插图。(三)本册需要孩子理解的动词较多,也可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掌握运用动词。《我是什么》体会加点词“落、打、飘”的意思,并说一句话。

三、突出趣味性,调动学习兴趣

低段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在作业设计上就要将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融入孩子的生活,情景化生活化的学习更能提高效率,让孩子能真正实现学得懂,用得上。这也是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低段的识字,就可以用跳跳棋大闯关的形式:(一)将词语分格放入(用长条形式),读正确前进一步,读错误后退两步,看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获胜。比如第一二单元易错字总结:

其实也可以用上词语表的词语,这样也能进行朗读练习和积累。

(二)制作识字小报,将自己在读书、看报、吃零食……总之是生活中新认识的字写下来,或者剪下来,制作成识字小报。

四、调动感官,提高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们在重视有感情的朗读,为了能够达到有感情的朗读,除了创设情境,还需要调动孩子的感官,以达到感情到位,入情入境,读出语气。比如在教学《雾在哪里》、《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等课文,都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升孩子的朗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学习的古诗文,大都是诗人各种感官调动后的有感而发形成的文字,由此我们也可以进行调动多种感官的古诗文理解。比如教学《夜宿山寺》,可以让孩子边读古诗,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诗意。比如学习的课内和课外的古诗,让孩子用古诗配画,调动孩子的感官,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合理分层,重视学习差异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在课堂上孩子的反馈情况也有较大差异,为了能够体现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收获,我们可以设计分层作业,比如二年上册《寒号鸟》一课,我们可以设计三个梯度的作业,由易到难的螺旋递进上升:(一)熟读课文,掌握生字多音字读音以及正确书写,并感悟故事寓意。(二)能够根据课后练习,仿写“得”字短语。模仿不同人物语气分角色朗读。(三)收集和寒号鸟有关的故事。比如教学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想象,因此我根据主题设计了以下四个有趣的自选课堂作业:

(一)绘出你心中的《夜宿山寺》或者《敕勒歌》,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

(二)写一写《雾在哪里》、《雪孩子》有趣句式,如雪娃娃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无论沙漠里的沙子和仙人掌,都被雾藏起来了。用上三个不同句式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品一品自己做的易错字词卡。结合之前第七单元做过的易错词卡,进行易错词的更新,让小朋友们可以再次回顾整册书本,查漏补缺。

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政策落地,更给教育者一大考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增效减负创新作业,促进自己的语言发展,语言积累与运用,创造力的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的需要。助力基础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延娥,“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现代农村科技,2021(12).

[2]钟先云.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