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中年级群文阅读实施策略

作者

全晓燕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环城南路小学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0

摘要:群文阅读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托,以主题为线索,围绕文本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达成共识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其基本特点是整合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情感等要素,围绕一个话题组织阅读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得出对同一话题的认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年级;群文阅读

引言:群文阅读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合理选择课文、设计教学活动、设置评价体系。

一、优化组合,把握群文阅读教学的文本选择

群文阅读是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文本。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如在学习《珍珠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鸟的天堂》与《珍珠鸟》两篇文章,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学习《松鼠》一课时,可以通过比较《松鼠》与《白鹭》两篇文章,体会作者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学习《麻雀》一课时,可以通过比较《麻雀》与《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两篇文章,了解作者对动物的热爱之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类型和特点,优化组合群文阅读教学材料,发挥出不同文本之间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效率,将两篇文章结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群文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群文阅读的积极性。群文阅读的内容往往是教材中比较缺乏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缺乏了解。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感受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讨论中,学生们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则要耐心地倾听、解答。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文章所描绘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而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比如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下来、画出来或者进行朗读等方式来表达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认识[1]。

三、巧妙设计,搭建群文阅读活动的平台

群文阅读活动的设计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设计群文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为了开展而开展,要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以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例如,在“我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设计“我会怎么帮助小女孩?”“你对卖火柴的小女孩有什么话想对她说?”“你读完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和作者情感的感悟。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四、合作探究,建构群文阅读教学的思维体系

在群文阅读课堂上,要结合具体的教材,选用合适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协作探索”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模式,它可以指导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互相沟通,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习协作学习。语文阅读中的“小组协作学习”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就某个主题进行一系列的群体阅读与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度讨论。在此期间,教师要指导同学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探讨与沟通,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且在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面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同时也可以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可以把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判断等思维技能培养起来,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2]。

五、自主实践,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能力水平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要加强对语文课堂的指导,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使其在自主实践中提升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群文阅读,在进行研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了解作品的具体内容以及作家的感情、态度,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手法与技法。也可以让同学们按照自身的条件来挑选一篇文章来进行阅读,再通过分组来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将其阅读成果呈现给同学们,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内容与结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获得学习成效,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六、多元评价,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由于中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能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不仅要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更要注重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获得和成长。因此,应通过构建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语文阅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来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促进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群文教学应掌握“度”,对群文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评价体系的设置等方面。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语文课外活动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有效地提高[3]。

总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群文阅读也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快速地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立足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多写,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越. 论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J]. 新课程, 2021, (28): 33.

[2] 陆怡文. 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21, (05): 127-128.

[3] 石万霞. 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0, (51):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