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路经与策略
赵永亮
巴彦淖尔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01500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与策略。通过分析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阐述德育渗透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与数据,详细阐述了多种有效的德育渗透路径和策略,以期为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身体素质与道德品质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学体育;德育渗透;路径;策略
一、引言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阶段。体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还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品德等多个方面。德育渗透于体育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等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研究表明,参与体育活动且注重德育培养的学生,在学习成绩、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往往伴随着困难和挑战,如长跑中的体力极限、高难度动作的学习等。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据调查,经常参加体育训练的中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时,有70%以上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克服困难,而不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这一比例仅为40%左右。
(三)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许多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都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通过参与这些团队项目,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理解团队目标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项针对中学生体育活动的调查显示,参与团队体育项目的学生中,85%认为自己在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升,而个人体育项目参与者这一比例为30%。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目标片面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中,教学目标片面问题较为突出。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进程里,过度聚焦体育技能的传授与体能的训练,却严重忽视了德育目标的设定与切实实施。通过对100名中学体育教师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教师会在教学设计时明确将德育目标纳入其中,而剩下70%的教师主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体育成绩和技能掌握程度上,这使得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为主,缺乏创新。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德育的有效渗透。例如,在体育理论课上,大部分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参与度低,无法深刻理解体育中的道德内涵。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测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品德表现关注较少。这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将重点放在了体育成绩上,忽视了德育的培养。在对某中学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分析中发现,品德表现仅占总成绩的5%,而技能和体能成绩占比高达95%。
四、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一)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在田径项目中,长跑是培养学生耐力与毅力的绝佳方式。教师在长跑教学里,引导学生克服身体疲劳与心理困难,坚持完成训练,以此铸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短跑则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组织短跑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球类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强调团队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在传球、配合中明白团队力量大于个人,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二)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纪律意识与责任感的关键。教师明确按时集合、听从指挥、不得随意打闹等纪律要求,及时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教育违反纪律的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纪律习惯。同时,注重培养师生礼仪,如师生问好、同学间相互尊重等,让学生在日常礼仪中学会尊重他人,提升文明素养。
(三)通过体育竞赛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竞赛是培育学生公平竞争意识的重要平台,教师在竞赛中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通过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如田径比赛中对违规抢跑学生的处理,让学生深刻认识公平竞争原则。竞赛有胜有负,面对失败学生易产生挫折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培养挫折承受能力。调查显示,经教师正确引导的多次竞赛失败学生,80%能在后续学习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勇敢面对挫折。
五、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
①加强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德育培训,提高教师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先进的德育方法和理念。例如,可以邀请德育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德育案例和经验,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德育技巧。②自我提升: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体育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
①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创设与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德育内涵。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以创设一场班级之间的篮球友谊赛情境,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团队合作、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等。②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体育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
(三)完善评价体系
①多元化评价: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价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还要评价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品德表现,如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遵守规则等。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②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品德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例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坚持到底、鼓励同学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加分,对中途放弃、消极对待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六、结论
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结合体育项目特点、利用课堂常规、开展体育竞赛等路径,以及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意志品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和实践有效的德育渗透路径与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体育项目在德育渗透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最佳实践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为中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丽,李芳.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与策略研究[J].体育教育研究,2023,42(2):55-60.
[2]刘杰,赵云.德育渗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体育与健康,2022,33(4):128-132.
[3]张辉,陈宇.中学体育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与策略探讨[J].体育教学与研究,2021,28(5):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