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作者

聂艳宁

石家庄市新视界小学 050000

引言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要突出实用性,有意识进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交际与沟通能力提升,使其更好发展。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核心素养在语言运用层面的关键体现,不仅是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基本需要,更是其思维逻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外化。反观现实课堂,学生的口语训练常常局限于简单问答,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表达内容的深度与逻辑性均有待提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教学藩篱,探索出高效、实用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路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创设真实语境,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在口语教学中,如果缺乏具体情境的支持,仅依靠机械重复的练习,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真实表达欲望,更容易使课堂显得枯燥抽象。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经验,设计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的语言环境。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购物小达人”角色扮演,模拟商场中买卖对话;或者开展“故事人物访谈”,让学生代入课文角色,以第一人称回答问题;还可以结合校园实际,就“是否应该延长课间时间”等真实话题开展“小小辩论会”。这些活动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还能够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其在自然状态下产生表达需求,从“要我说”转变为“我想说”。通过这样的情境化设计,口语教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造句或复述,而是转变为一项有目的、有对象、有内容的交际任务。

二、构建方法支架,夯实表达基础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兴趣和氛围,更需要扎实的方法支撑和清晰的路径指引。很多学生并非不想表达,而是缺乏必要的表达方法和逻辑组织能力,导致表达时内容零散、条理不清。因此,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让他们能够有信心、有章法地进行口语交际。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表达范例、关键词语提示以及图形组织工具等方式,为学生厘清思路、组织语言提供直观依据。例如,在指导学生讲述一件完整的事情时,可以明确给出时间顺序的词语,如开始、接着、后来、最后,帮助学生理清叙述的脉络。在训练学生发表观点时,则可以提供一套清晰的表达结构,如先表明看法,再阐述理由,最后举例说明,让学生学会有根据、有条理地陈述。这种结构化的支持,如同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框架,能有效降低表达的难度,提升语言组织的逻辑性。此外,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他人的发言中抓住核心信息,如何通过点头、目光注视等方式给予对方积极的回应,如何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或进行补充。可以通过设计“听记要点”、“转述他人的话”等专项练习,将倾听训练落到实处。只有将清晰的表达与有效的倾听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多元评价,增强表达自信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唯一的评价者,这种单一的评价视角容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为了更全面地促进学生发展,应当积极引入多元评价机制,使学生本人、同伴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学生自评可以培养其反思能力,生生互评则能够增进交流与学习,从而构建一个更为立体的评价网络。评价的标准也需要随之拓宽,不能仅仅局限于词汇是否准确、语法是否正确。应当同时关注学生表达的多个维度,例如语言是否流畅自然,讲述的内容是否充实完整,思路的层次是否清晰分明,以及在特定情境下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大方。这种综合性的评价导向,更符合口语交际的实际本质,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真正的沟通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多以鼓励和引导为核心。相比于简单地指出错误,采用发展性的反馈方式效果更好。例如,当学生表达的内容很有新意但声音较小时,教师可以说“你的观点非常精彩,如果下次能让全班同学都清楚地听到,效果一定会更好”。这样的语言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也明确指出了改进的方向,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帮助他们在积极的体验中建立自信,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四、促进读写结合,深化表达内涵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不应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与阅读、写作能力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是语文素养整体构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设计,将说的训练与读和写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比如在阅读教学之后,教师可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分享与交流。例如,学完一篇课文或一个故事单元,开展“读后感分享会”或“人物评论会”,鼓励学生将阅读后的个人理解、感受和评价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促使学生将文本输入转化为观点输出,既深化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又锻炼了组织语言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同样,在写作教学之前,安排“口语作文”或“思路畅谈”环节也非常有益。让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先围绕主题进行口头构思和表达,与同学交流想法、梳理脉络。这种先说后写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思路,检验想法的合理性,并在交流中获得启发,积累素材。通过这种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转化为表达的丰富内容,将口头表达的清晰逻辑迁移到书面写作之中。

结语

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紧密关联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需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口语训练有机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营造安全、积极的表达氛围,提供精准有效的方法指导,并辅以科学的评价激励,方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敢说、能说、会说,最终实现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芳 . 聚焦表达促核心素养提升——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J]. 全体育 ,2023(13):219-220.

[2] 邹淑华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J]. 中外交流 ,2021,28(4):1580.

[3] 刘群慧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研究 [J].电脑校园 ,2023(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