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探析
陆红芳
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价值,不仅在于整合单元内的教学资源,更在于引导学生从整体视角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结构与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与综合应用能力。单元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承载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基本单位,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单元内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进行系统规划与整合的教学模式,深入探析其实施策略与创新路径,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一、当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元目标设定碎片化,缺乏整体性与层次性
部分教师在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未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规划目标,反而将单元目标拆解成单个课时目标的简单叠加,这一做法直接导致单元内各目标之间缺乏必要的逻辑关联与层次递进。受这种碎片化目标设定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能孤立地掌握单个知识点,无法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效的关联,最终影响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整体理解。同时,单元目标设定环节还缺乏对学生认知差异的关注,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不同的思维能力设计对应层次的目标,使得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也无法通过学习获得进一步提升,严重制约单元整体教学应有的育人价值的实现。
(二)单元内容整合表面化,忽视知识的内在逻辑
部分教师在处理单元内容时,仅对单元内部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顺序排列,没有深入挖掘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潜在关联,导致单元内容的整合工作停留在表面层面,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此外,教师对于单元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挖掘也存在明显不足,未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造成数学知识脱离实际应用的情境,学生难以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使得自身的学习兴趣与主动学习的意愿受到影响。
二、小学数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
(一)降低学习难度构建系统化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是逻辑、抽象的科目,学生要想学会新知识,必须熟悉了解旧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展开新的学习。教师在小学数学课上,应更加注重单元设计,关联单元内知识点,实现全面系统的教学,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有利条件。单元整体教学注重知识的完整性与相关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侧重于对单元知识的系统化整理与融合,帮助学生有效吸收理解知识。
(二)培养学生逻辑能力构建核心素养课堂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成为培育学生逻辑能力的关键手段,能够串联起单元内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从简单的知识开始教学逐渐提高教学难度,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关联所学知识,从简单的知识点学习逐渐开展深度学习,形成有逻辑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创新实施路径
(一)构建三维四层单元目标体系,明确整体教学方向
构建三维四层单元目标体系,是推进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基础。其中三维指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设定,确保能覆盖学生数学学习各方面的发展需求;四层是将单元目标划分为基础层、提升层、拓展层、创新层四个层次,以此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毫米、分米和千米”单元为例,三维四层目标体系的构建需细化到每个维度的不同层次:知识与技能维度里,基础层目标要求学生能准确说出毫米、分米、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提升层目标要求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理解毫米、分米、千米的实际长度;拓展层目标要求学生能运用长度单位知识,解决生活中测量较长距离或较精细长度的问题;创新层目标要求学生能自主探索不同长度单位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化选择方法。过程与方法维度里,基础层目标是学生能跟随教师引导,完成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提升层目标是学生能独立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尝试进行单位换算;拓展层目标是学生能与同伴合作,探究不同长度单位在测量中的优势与不足;创新层目标是学生能自主设计实验,验证长度单位换算的准确性。
(二)开发双线融合单元内容资源,深化知识内在关联
双线融合单元内容资源的开发,以知识逻辑线和生活应用线作为核心线索,将单元内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深度融合,最终搭建起具有内在逻辑且具备实际意义的内容体系。知识逻辑线围绕单元知识的内在关联,梳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脉络;生活应用线专注于挖掘单元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结。
以三年级上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为例,知识逻辑线的开发首先要明确平移、旋转是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轴对称是图形的一种对称特征,且平移、旋转的学习能为后续理解更复杂的图形变换奠定基础,同时轴对称与平移、旋转在图形特征描述等方面存在关联。“生活应用线”的开发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学校升旗仪式中国旗的平移生活情境,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融入情境之中。还需关联美术学科的图案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设计班级黑板报的装饰图案,实现数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三)建立多元联动教学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习效果
多元联动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需要通过整合评价主体、丰富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方式,打造出全面且动态的单元教学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既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为单元教学的调整优化提供依据。
评价主体方面,构建多元评价主体体系。教师评价着重对学生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专业评判;学生自评让学生对照单元目标,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收获;学生互评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讨论,相互评价学习表现与合作能力。
在评价内容方面,要突破传统以知识为主的评价局限,将“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应用能力”纳入评价范畴。以三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评价为例,知识掌握维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数据收集方法、整理表格制作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维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数据、提炼信息的过程;合作能力维度主要考查学生在小组数据收集活动中的参与度与贡献。
结束语:
构建三维四层单元目标体系能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方向,开发双线融合单元内容资源能深化知识的内在关联与实际应用,设计任务驱动单元活动链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建立多元联动教学评价机制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发展状况。教师实施作为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重要路径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需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从多维度创新,为教学注入新活力,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力 . 联结本质结构迁移整体建构——”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与思考 [J]. 小学数学教育 ,2024(1):66-67.
[2] 鲜随花 .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智力 ,2024(9).
[3] 田建华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教育( 周刊 ),2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