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成长德育”的中职英语课程思政与班集体建设探究

作者

刘行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昆山  215332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英语课程属于重要基础性学科,兼有语言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成长德育”理念把学生发展放在核心位置,着重改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把中职英语教学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依靠教材内容挖掘思政要素,做到语言技能训练同价值引领、班级建设的同步推进,冲破传统模式下思政教育同班级管理相分离的状况,给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给予有力支撑,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一、中职英语教材思政元素挖掘研究

(一)Travel(旅行)单元

教材中旅行故事、交通出行相关话题蕴含着“探索精神”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讲述旅行经历的时候,可重点体现旅行者敢于直面未知并且积极探寻新路途的特征,促使学生思考“在班级职业体验或者实地考察活动中,能否采用旅行者的探索方法,革新活动形式”。这样做有益于激发学生的革新意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改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水平,通过剖析交通法规的英文表述,加深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还要突出班级内部应当严格执行纪律,这样才能保证活动正常开展,让学生明白制度对于维持集体高效运转的重要意义 [1]。

(二)Internship(实习)单元

把“职业责任感”纳入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利用教材里的实训板块,实习报告等载体,促使学生领会“实习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开展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英语情景模拟形式,规划模拟面试,工作报告等活动,改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级内部推行“职业情境体验”项目,搭建企业经营环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员工和管理层角色,用英语完成任务分配和进度汇报,以此加强责任意识,改善团队协作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班级管理储备经验。

(三)Volunteer Work(志愿工作)单元

招募海报、志愿服务实践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环节里,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情境促使学生加入英语交际活动,可以设计关于“社区环保志愿”的对话练习,而且鼓励学生把志愿精神融合进班级管理当中,实行“班级互助志愿计划”,创建“英语学习帮扶小组”,让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同学提升英语水平。或者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站”,主动保持教室环境干净整洁,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加强班级凝聚力,又能让学生从小事做起,落实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念,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二、课程思政与班集体建设的联动路径探索

(一)单元主题班会联动:深化思政与班级文化融合

根据《Ancient Civilization》单元教学内容,设计以“古文明传承与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综合性班会活动。在英语课前期准备阶段,学生分组收集与古文明有关的典型案例,如敦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PPT 展示研究成果。班会环节,各小组用英语汇报研究发现,探究古文明的核心价值及现实意义,通过“敦煌壁画修复”体现的文化精神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本班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并就班徽设计改进和传统活动创新提出可行建议,从而帮助学生把“守正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实到日常班级管理之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实现课程思政与班会育人目标的融合。

(二)项目式学习融合:以任务为核心,整合语言、思政与班级事务

针对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单元,设计“班级科技创意推广”项目。流程如下:

1. 分组与职责划分:依照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背景来合理分工,创建“文案创作小组”(主要任务是撰写发明项目的说明书),成立“展示筹备团队”(主要任务是制作英文 PPT 并开展演讲训练),组建“技术创新小组”(主要任

务是主导科技小发明的设计研发工作)。

2. 项目推进流程:研发团队针对“智能教室照明调节系统”等创新产品展开开发工作;语言表达组用专业术语来阐述发明的功能特性及其技术上的长处;展示小组用心撰写并充实英文演讲稿,营造出虚拟的推广环境,在此期间,指导老师着重渗入“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的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去实践“打破传统思维”和“团结合作”的核心价值观念。

3. 成果展示与实践应用:各个小组用英语向全体师生展现他们的创新设计,然后投票选出“最佳推广方案”,表现好的设计可以直接应用于班级管理之中,像简易环保装置用来做教室清洁维护,这样就能推动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一起完成目标 [2]。

(三)多元评价贯通:以成长为核心,联结课程思政与班级表现

构建“成长德育评价体系”:从英语课程思政表现与班集体建设贡献两维度评分,具体如下:

1. 英语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在“志愿服务”主题单元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服务意愿,进行同伴间的互动交流,以此来进行评价,在“健康与运动”模块中,主要考查学生传播健康理念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

2. 研究对象与方法:通过对参与英语辅导,环境保护等公益服务类以及健康环保项目的同学,通过具体化的数量衡量他们参与英语辅导,环境维护之类的公益服务和健康环保项目活动的次数,从而整体评判其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细致的价值探寻。

3. 实施路径:创建“成长德育积分制”,用积分换“英语学习资源”(先参加英语竞赛培训)或者“班级荣誉表彰”(“环保先锋”“合作模范”之类),每月公布积分排行,促使学生把思政教育融入英语学习,也在班级管理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到“以学促德育,以德育促学,共创美好班级”。

三、结论

以“成长德育”理念为基础,把中职英语课程思政融入到班集体创建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后还要继续探究教材内容同思政教育,班级管理相融合的更新模式,促使中职英语课程发展成为包含语言能力培育,核心价值观塑造,团队合作等综合育人的平台,给中职生全面成长给予有力支撑,助推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 智 丽 . 课 程 思 政 融 入 中 职 英 语 课 堂 的 探 究 [J]. 天南 ,2025,(03):175-177.

[2] 范惠 . 课程思政与中职英语教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J]. 现代农村科技 ,2025,(06): :15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