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作者

孙兰兰

东北育才学校 辽宁沈阳 110179

引言

《新课标》在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点中明确提出,要采用体验式、实践性、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重点培育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其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课标推行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育人体系,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旧课标相比,新标准更加突出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和创新导向,指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推进英语教学改革,着力发展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革新要求

1.1 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

现行教育标准强调学生需突破传统英语学习的局限,在掌握核心词汇、语法结构及句式框架的基础上,更要实现语言的实际应用转化。这种转变要求学生全方位提升语言技能,包括准确理解各类听力材料、流利进行口语互动、高效处理文本信息以及规范完成书面表达。具体而言,在交际场景中,学习者应当具备就多元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的能力,并能逻辑清晰地阐述个人见解。

1.2 跨文化认知的构建

现代英语教育已超越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转而注重文化维度的渗透。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系统认知英语语系国家的传统习俗、伦理观念、发展历程等文化要素。这种文化浸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辨别力,形成包容开放的国际视野。典型的教学案例包括解析西方传统节庆的仪式流程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

1.3 认知能力的进阶培养

重视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涵盖逻辑推理能力、辩证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对英语材料进行剖析、论证和评判的技能,并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应对实际问题。比如,在完成英语文本阅读后,能够对文章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个人观点。

2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英语教学实施路径

2.1 确立清晰、系统、多维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成果和衡量标准,它把抽象的教学目的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教学目标不仅决定着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更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和调控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保障。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需要注意以下要点:第一,目标难度要控制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做到难易适度。第二,要统筹兼顾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确保三者有机统一。第三,表述用语要规范精准,建议采用" 识记、领会、应用、分析、评价 " 等可观测的行为动词。通过这样系统化的目标设计,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成效。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其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能显著提升课堂效率。在实施教学变革时,教育者需特别留意学生的情感状态和个体差异,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自由开放的交流氛围中,学生能够开展深度思考。这种教学环境不仅有助于深化知识掌握,经过持续训练后,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也会明显提高。在优化后的课堂中,学生获得了更多自主探索和批判性思考的机会,这对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认知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2.2 加强听力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现行英语教育体系中,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惯性作用,不少教师为提升学生应试水平,确保中考成绩达标,日常教学重心仍偏向考试技巧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客观上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创造更多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个人观点与情感体验,切实贯彻 " 学生中心 " 的教育原则,激发其自主探究的积极性。真正有效的英语课堂不在于教学内容的高深程度,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

听力训练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水平提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活动,既能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又可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具体而言,在课堂导入环节,可安排 3 分钟的角色扮演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情景对话、文本朗读,或让学生轮流用英语分享近期的情感体验、生活趣事、观影感受及音乐欣赏心得;课间休息时,适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原声音频,为学生创造自然的听力输入环境;课后则可精选网络资源,如学生感兴趣的英文歌曲、影视片段等听力素材。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其语言实践技能。

2.3 强化写作指导,发展英语思维模式

书面表达作为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能够直观反映学习者的英语思维水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写作环节的系统性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当前部分教师在处理写作单元时,倾向于采用固定模板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机械记忆范文框架和句式结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在考试中能快速见效,但从长远来看会制约学生的语言发展潜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词汇训练与阅读指导有机结合,运用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联想策略夯实语言基础。通过记忆规律曲线和联想技巧的配合使用,既能扩充学生的词汇储备,又能培养其在阅读过程中有效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 总结

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且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路径。教师应当立足学情实际,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更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英语学习的价值,为其后续开展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谭春幸 .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调整与优化 [J]. 故事家( 下 ),2025(1):175-177.

[2] 黄燕飞 .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讨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科研 ,2025(5):192-195.

[3] 刘露 , 唐欣欣 .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路径 [J]. 海外英语 ,2025(12):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