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作者

马娟

延安凤凰山革命旧址管理处  716000

引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其思想政治素养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在全球化、多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面临多样化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更趋艰巨。红色革命文化以其鲜明的历史厚重感、价值导向性和精神力量,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将红色革命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探索有效路径并开展切实可行的实践,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本文从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价值出发,分析其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提出系统路径与实践策略,旨在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一、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

红色革命文化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伟大实践为基础,凝聚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作为增强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通过革命历史与英雄事迹的传播,使青少年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先进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认同感。作为培育价值观念的重要源泉,红色文化中蕴含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人民至上的思想内涵,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意识。作为激发奋斗精神的重要动力,革命先辈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能够在青少年面对学习与生活挑战时,给予他们心理支持与行动指引,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红色革命文化不仅为教育内容提供了深厚的历史与精神基础,也为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拓展提供了宝贵资源,有助于推动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与实效化发展。

二、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第一,它能够增强文化自信。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青少年在面对西方价值观冲击时保持坚定立场。第二,它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将抽象的政治理论与生动的革命事迹相结合,可以让教育内容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第三,它有助于构建多维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参与,使红色文化教育贯穿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第四,它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通过培养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与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坚实的人才队伍。

三、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在新时代条件下,将红色革命文化系统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课程建设、实践活动、媒介传播与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形成完整的教育路径。在课程建设层面,应在中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强化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通过专题课程、选修课程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接受层次递进的教育,从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实践活动层面,应充分利用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开展实地学习、主题教育和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感悟与理解。在媒介传播层面,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运用微视频、动漫、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形式进行创新表达,使红色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贴近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与兴趣需求。在制度保障层面,应通过教育政策的引导和学校制度的设计,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都有有效覆盖,形成可持续的教育合力,为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四、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红色革命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实践融入,需要多维度协同推进,形成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学校作为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双重作用,通过设立红色主题社团、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举办演讲与征文比赛等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深理解,增强认知与情感认同。社会作为重要依托,可借助博物馆、纪念馆与文化馆等场所,组织主题展览、沉浸式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生动性。家庭作为重要补充环节,应引导家长关注并积极参与对子女的红色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共同促进价值观的养成。与此同时,还需加强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建设,通过多语种传播平台与跨文化交流,提升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使青少年在国际化语境中坚定文化自信与价值立场。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可以形成学校、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的整体格局,推动红色革命文化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红色革命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融入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路径,以更好适应新时代青少年的学习需求与成长规律。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重要方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与虚拟现实等手段,能够营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课堂互动性与吸引力显著增强,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理解。个性化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与认知水平设计分层分类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做到因材施教,实现精准化教育目标。国际化交流则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拓展了新的空间,通过中外文化对话与教育合作,能够展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普世价值,引导青少年在比较与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本国文化。科研支撑是保障教育创新的重要力量,需要推动跨学科研究,促进教育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领域的协同发展,为理论深化与实践探索提供学术依据。通过以上创新方向的落实,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将不断增强,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与文化自信的培育。

结论

红色革命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传统,是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从理论价值、现实意义、主要路径、实践策略与创新方向五个方面展开系统研究,全面揭示了红色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特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文化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还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吸引力与感染力,使教育更具深度与生动性。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价值的教育资源,红色文化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使命意识。未来的发展应着眼于深度融合,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实践活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动国际化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教育的覆盖面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伟, 李娜.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36(05):112-117.

[2] 张强, 刘芳. 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创新研究[J]. 教育与文化 ,2021,29(06):88-93.

[3] 陈丽, 赵辉. 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 ,2022,40(04):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