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建设中如何有效发挥党群组织的作用研讨
闫静 曹海涛 朱红飞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 甘肃省庆阳市 745708
全球经济格局深度重构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对企业治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伴随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和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传统企业治理模式在职工价值认同构建、劳动关系协调、创新文化培育等维度显露出结构性局限。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背景下,如何激发党群组织在数字技术赋能中的适应性变革活力,构建与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有机衔接的协同治理框架,已成为当前企业实现治理现代化无法回避的核心命题,亟需学界与实践部门展开深度理论探究与模式创新。
一、企业建设中党群组织的作用分析
(一)凝聚安全生产共识核心功能发挥
党群组织依托其深入基层的网络体系,能够将国家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和企业规章制度转化为具体岗位的操作规范意识,通过建立党群责任区与党员示范岗等机制覆盖生产链条关键环节,持续强化安全理念在钻井、采油、炼化等作业现场的有效渗透。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文化专题学习与事故案例剖析活动,引导一线职工从被动遵守安全纪律转向主动参与风险辨识防控,同时利用班前会与倒班间隙等碎片化时段进行思想引导,逐步形成由党群骨干带动普通员工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安全监督氛围,使安全价值观内化为石油行业高危作业环境中的集体行为准则,促进安全管理制度与现场实践之间的衔接转化[1]。
(二)生产经营协同纽带机制建构价值
面对石油企业跨区域作业与野外施工常态化的特征,党群组织凭借其政治动员优势构建跨部门协作平台,尤其在重大项目攻关或突发设备故障处置过程中,协调技术骨干与操作人员组建临时突击团队,有效突破专业壁垒与行政隶属限制。通过设立创新创效工作室收集生产流程优化建议,将涉及节能降耗、设备改良等专业提案精准转达至技术决策部门,同时建立跟踪反馈渠道确保职工合理诉求得到闭环处理。在野外作业营地等封闭管理场景中组织技能竞赛与技术沙龙活动,缓解长期离岗带来的团队疏离感,为维系生产单元内部稳定协作创造必要的非正式沟通场域,强化员工对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价值认同。
(三)青年技术人才培育基础支撑作用
石油行业技术密集型特征决定人才梯队建设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党群组织特别是共青团系统联合人力资源部门设计阶梯式成长路径,针对录用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施导师带徒与技术比武组合培养模式,通过设置专项挑战课题加速青年员工岗位胜任力养成。创新运用数字平台建立线上技术交流社区,打破传统倒班制造成的学习时空阻隔,实现跨工区技术经验即时共享。定期组织劳模工匠进班组活动,将石油工业优良传统与前沿技术变革趋势融入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在缓解野外作业艰苦岗位人才流失问题的同时,为关键技术岗位储备具备政治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后备力量,筑牢企业技术创新的基层人才根基。
二、企业建设中党群组织的优化策略
(一)治理架构双向嵌入机制完善
针对石油企业多层级管理体系特点,探索党组织班子成员与生产管理岗位交叉任职具体方案,将党支部书记配置标准同井队平台产量指标、安全绩效直接挂钩,形成党务与业务干部常态化轮岗交流通道,确保党组织决策在勘探开发前沿阵地获得有效贯彻执行。构建党委议事清单与企业生产经营分析会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涉及员工福利调整、重大技术引进等事项的会前酝酿规则,建立工会代表列席生产调度会议的制度化渠道,使野外作业团队诉求反馈与企业总部战略部署之间形成双向渗透的治理闭环,强化组织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内在一致性 [2]。
(二)活动载体碎片化渗透模式创新
改变传统集中式教育活动对倒班作业模式的适应性困境,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党建云平台课程资源库,将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转化为十分钟以内的现场安全操作要诀动画演示,在野外作业车辆部署音频学习系统,利用井场巡检间隙组织收听劳模故事与技术革新案例。实施基层站点微型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配备可拆卸宣传展板及数字化留言设备,支持跨班组成员针对设备隐患随手拍即时上传功能,建立党群干部在季度检修期间开展流动式现场谈心机制,确保极端天气阻隔条件下的思想引导工作仍然能够保持持续渗透的弹性能力。
(三)技术人才复合型培养体系重构
建立共青团组织主导的青年技术人才政治素质档案跟踪系统,将参与创新工作室课题攻关时长、提出工艺改良方案数量转化为青年先锋指数关键参数,联合人力资源部门制定技能等级晋升与政治理论学分转换规则,设计涵盖野外生存技能、数字化设备操作、安全应急处置等实用内容的在线闯关培训模块。推行技术专家与青年党员“双导师”结对进阶培养模式,在设备大修周期组织现场拆装实战培训营,每月开展覆盖物探、钻井、采油等多工种的云端技术会诊,逐步形成岗位实践与政治历练相互促进的复合能力养成路径,改变专业技术序列单维晋升导致的队伍稳定性缺失问题[3]。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党群组织在石油企业建设中的多维作用解构与针对性优化路径探析。随着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深度演进与新型作业模式持续涌现,党群组织需持续迭代价值实现路径:在技术层面深化工业物联网系统与智慧党建平台的底层数据联通能力,构建覆盖海上平台与陆地作业区的分布式决策支持模型。在机制层面探索项目制党建与柔性人才池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组织形态,建立青年技术骨干参与页岩气开发、CCUS 工程等前沿领域的政治历练快速通道。最终通过培育既具石油工业优良传统又兼容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复合型组织生态,为我国能源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锻造更为坚实的政治保障与创新动能基底,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治理范式贡献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 王晓纯 . 党群组织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 活力 ,2021,(23):163-164.
[2] 田 鹏 . 积 极 发 挥 党 群 组 织 作 用 促 进 和 谐 企 业 建 设 [J]. 现 代 交际 ,2014,(08):54-55.
[3] 司存利 . 如何发挥好党群组织在现代企业中的政治保障和监督作用 [J].山西青年 ,2018,(24) :225+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