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设计与制作研究
李金浩 张圩琨 郭淇源 苑博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7
一、引言
在航空航天、精密医疗器械、汽车发动机等高精尖制造领域,零部件结构日益复杂,材料多为难加工的高强度合金,对加工设备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若采用多台机床进行工序分散加工,不仅存在多次装夹带来的累积误差问题,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周期长、占地面积大等弊端。车铣复合加工技术通过在一台机床上实现零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加工工序,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复杂形状的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因此,设计与制作一款高性能的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对于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总体设计理念
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设计核心在于“融合”与“平衡”。其设计理念需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 功能复合化设计
核心是实现车削主轴与铣削动力头的有机融合。通常采用卧式或立式布局,主轴既可作为车削主轴旋转,也可在C 轴模式下进行精密分度,与铣削动力头(Y轴)联动,实现复杂的铣削、钻削加工。
2. 高速高精化设计
“高速”要求主轴及其驱动系统具有极高的转速和加速度;“高精”则要求机床结构具有极高的静态和动态刚度、热稳定性和运动精度。二者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需要在设计中取得最佳平衡。
3. 整体刚性及稳定性设计
机床床身、立柱等基础大件采用高品质铸铁或聚合物混凝土材料,通过有限元分析(FEA)进行拓扑优化和筋格布置设计,在保证高刚性的同时控制重量,抑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4. 热变形控制设计
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是精度的重要杀手。需对主轴、丝杠、导轨等热源采取强制冷却、恒温控制等措施,并将热源对称布置或采用热补偿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三、关键部件结构设计与分析
1. 床身与底座结构设计
床身是机床的根基,其性能直接决定整机的稳定性。采用整体式铸铁床身,内部布置密集的网状筋格,显著提高抗弯和抗扭刚度。导轨安装面经过精密刮研或磨削,确保导轨安装的平整性与稳定性。设计中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优化结构,避免共振,确保其在高速运动下的形变最小。
2. 主轴系统设计
主轴是实现“高速高精”的核心部件。车铣复合中心通常配备电主轴,将电机转子直接集成在主轴上,实现零传动,避免了传统皮带传动带来的振动和误差。车削/ 铣削主轴:具备高速(通常 ⩾12,000rpm; )、高扭矩、高精度的特点,并集成 C 轴分度功能,定位精度可达 ±0.001∘ 。主轴轴承采用高速、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或陶瓷轴承,并配备油气润滑或环流冷却系统,确保主轴在长期高速运转下的温升可控、寿命长久。
3. 进给系统设计
进给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加工的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驱动方式采用“伺服电机 + 精密滚珠丝杠”的经典方案。对于超高精度和高速要求,可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实现无接触、高加速度、高精度的直接驱动,免除了中间传动环节
的误差。导轨副采用高刚性、高阻尼的线性滚柱导轨或静压导轨,提供低摩擦、高平稳性的直线运动,保证移动部件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
4. 数控系统与伺服控制
高性能的硬件需要强大的“大脑”来指挥。选用开放式、多通道的高档数控系统(如西门子 840D、发那科 31i 等),能够同时控制多个轴(X、Y、Z、B、C 等)进行复杂联动插补。系统需具备高级误差补偿功能,如反向间隙补偿、螺距误差补偿、热伸长补偿等,这是实现“高精”加工的关键软件保障。伺服驱动单元需具备高响应性,确保运动指令被快速、准确地执行。
四、制作与装配工艺要点
精良的设计需要通过精湛的制作与装配工艺来实现。精密制造所有关键零部件,如床身、滑台、主轴箱等,均需经过五面体加工中心等精密设备进行加工,保证基础面的平面度、垂直度和相互位置精度。装配过程必须在恒温洁净车间进行。导轨、丝杠的安装需使用激光干涉仪、球杆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测与调整,确保其直线度、平行度和定位精度。主轴的装配需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在超净环境下完成,并进行动平衡校正。整机装配完成后,需按照国际标准(如ISO 10791)进行几何精度、位置精度和工作精度的全面检测。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各轴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并利用这些数据对数控系统进行误差补偿,使机床的实际运行精度达到设计指标。
五、结论
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项涉及机械、电气、液压、数控和材料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的总体设计理念、关键部件(如主轴、进给系统)的精密设计与选型,以及一丝不苟的制作与装配工艺。通过将高速加工技术与复合加工技术深度融合,并辅以先进的控制与补偿技术,才能最终制造出满足现代高端制造业需求的尖端装备。持续推动此类装备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对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俊,赖玉活,罗锡荣,等 .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热- 结构耦合分析[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07):19-22.
[2]牛颖,沈媛媛,兰铁军. HDBS-63高速立式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热分析[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07):5-8.
本项目来源于沈阳城市建设学院2025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微型巨将- 高速高精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设计与制作(项目编号2025132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