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片区井放空火炬加装防风罩的技术改造研究
侯曲 梁太林 葛浩 柳水平 张伟庆 陈海平
川西北气矿 四川绵阳 621700
引言: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与生产领域,放空火炬是保障某井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核心功能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天然气等介质安全燃烧排放,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直接逸散至大气中,同时防止介质积聚引发安全事故。然而,在某片区的多口生产井中,放空火炬频繁出现被风吹灭的问题,不仅打乱了正常的生产节奏,还衍生出一系列安全隐患与经济损失,成为制约该片区生产井高效运营的突出难题。因此,针对某片区生产井放空火炬易熄火的问题,开展技术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本项目相关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某井运营管理,某井放空火炬的稳定运行是保障公司生产流程顺畅、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解决火炬易熄火问题是公司内部运营的核心需求。同时,公司作为能源生产相关主体,需满足环保法规要求与行业安全标准,若火炬频繁熄火导致含硫天然气逸散,不仅可能面临环保部门的罚款,还会对周边环境与公众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某片区多口生产井的放空火炬在日常运行中,受区域风力条件影响,频繁出现被风吹灭的情况。火炬熄灭后,为避免天然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需暂停相关生产环节进行火炬重启与安全检查,导致非计划停产,影响生产效率与产量,同时重启设备、处理安全隐患需投入额外人力与物力成本,若因天然气逸散触发环保法规,还将面临 5-10 万元的环保罚款,进一步加剧经济负担,火炬熄灭后,含硫天然气无法正常燃烧,直接逸散至大气中,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可燃气体云,一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极易引发爆燃事故,对某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与设备设施造成严重威胁。
二、技术改造方案与实施思路
(一)项目面临的挑战
需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抵御强风、防止火炬熄火,又能适应火炬高温工作环境(火焰温度可达 800∘C 以上)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方案不影响火炬的正常燃烧效率与排放效果。技术改造需投入设计、材料采购、加工安装等费用,且后续需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效果监测,因此需要单位提供资金支持与技术团队保障。
(二)方案设计思路
基于流体力学原理,针对火炬易被风吹灭的核心问题,提出“加装多孔导流式防风罩”的解决方案。方案设计核心逻辑如下:强风对火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速气流冲击火焰根部,破坏火焰与燃料气的稳定接触,导致火焰熄灭。因此,解决方案需通过改变气流状态,减少高速气流对火焰根部的冲击,同时增强火焰与燃料气的附着力。
(三)防风罩技术参数与优势
选用耐高温合金(如 310S 不锈钢)或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防风罩主体材料。310S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与抗氧化性,在 800∘C 以上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性,陶瓷基复合材料则具备更轻的重量与更强的耐高温、耐腐蚀能力,可根据某井实际工况与预算灵活选择。罩体采用蜂窝状多孔设计,可将外部高速气流分散为多股低速层流,降低气流对火焰的冲击力,保证空气能够正常进入火炬,为燃烧提供充足氧气,避免因防风罩遮挡导致燃烧不充分。在防风罩内部设置螺旋导流片,引导气流形成旋转气流场,在火焰根部形成局部低压区。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低压区可增强燃料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提升火焰附着力,使火焰在强风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燃烧状态。在防风罩表面喷涂抗氧化涂层,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耐高温与抗腐蚀性能,延长防风罩使用寿命,减少高温环境下材料氧化损耗导致的维护成本增加。
(四)方案实施步骤
选择某片区问题较为突出的某井作为试点,先进行防风罩的定制设计,根据该井火炬的尺寸、燃烧参数与当地风力条件,确定防风罩的孔径大小、蜂窝密度、螺旋导流片角度等具体参数;随后完成防风罩的加工制作与现场安装,并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试运行监测,记录不同风力条件下火炬的燃烧状态、熄火次数等数据,验证方案的有效性。若试点运行效果达到预期(抗风能力、熄火率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则根据某片区其他某井的火炬参数,批量定制防风罩并逐步推广安装;同时建立维护档案,定期对防风罩的结构完整性、涂层状况进行检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三、技术改造方案预期成效
(一)安全性能显著提升
改造后火炬抗风能力从原有的 8 级提升至 10-12 级,可抵御 24-35m/s 的强风,覆盖某片区常见的极端风力条件,有效避免因风力导致的火炬熄火问题。通过减少火炬熄火次数,含硫天然气逸散量显著下降,可燃气体云形成概率降低,爆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火焰稳定燃烧也减少了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排放,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运营效率与经济性优化
年熄火率降低 80%-90% ,意味着非计划停产次数大幅减少,生产流程连续性增强,可避免因停产导致的产量损失与重启成本,每年预计节约非计划停产损失 5-10 万元。因天然气逸散引发的环保罚款风险降低,每年可减少 5-10 万元环保罚款支出,同时减少环保合规整改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该防风罩无需额外消耗燃料即可实现防风效果,避免了传统防风方案的燃料成本;且防风罩材料耐用性强,维护周期延长至 6 个月以上,相比改造前(通常维护周期为 2-3个月),每年可减少维护次数与维护费用。单井改造初期投入约 0.8 万 -1.5 万元(含防风罩设计、加工、安装及辅助系统费用),改造后综合年经济效益达10-20 万元,投资回收期短(通常可在 1-2 个月内收回成本),具备极高的经济可行性。
(三)推广价值凸显
在某井完成试点验证后,该方案可快速推广至其他片区存在类似问题的生产井。由于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且初期投入低、见效快,推广过程中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火炬系统,可有效降低推广成本,为片区整体生产井运营安全与经济效益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
本研究针对某片区某井放空火炬易被风吹灭的问题,提出了加装多孔导流式防风罩的技术改造方案。该方案通过科学的材料选择与结构设计,借助流体力学原理提升火炬抗风能力,同时兼顾了安全性、经济性与可推广性,为石油天然气行业类似生产设施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思路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