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商投行一体化路径探索

作者

陈稚蕊 金唯杰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 310000

目前商业银行在养老金融领域积极布局,通过产品创新、服务优化和生态构建,响应国家养老战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但是总体来说,养老金融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本文以建设银行为范本,列举建设银行在养老金融业务领域仍存在的不足,并以商投行一体化为战略,探索养老金融发展路径。

一、建设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不足

(一)养老金产品收益偏低

建设银行旗下多家子公司已发行多款养老金产品,产品类型涵盖养老集合计划、养老目标基金、养老理财、养老保险等。例如:建信养老发行“养颐乐金岁集合计划产品”,建信基金发行“建信添福悠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 Y”、“建信悠享进取养老目标五年持有 Y”,建信理财发行“‘安鑫’(最低持有 360天)按日开放固定收益类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 -L 类份额”、“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 5 年)养老理财产品”;建信人寿发行“建信悦享延年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建信尊享如意(臻爱版)年金保险产品组合(关联金管家万能型)”。上述养老金产品底层资产配置受限于产品风险偏好,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如现金类资产、货币市场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和标准化固定收益类资产等,权益类资产一般不超过 20% 。产品整体收益偏低,目前普遍处于 2%-4% 的水平。以养老理财为例, 80% 以上以建信理财“安享固收类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 年)养老理财产品”为例,产品成立于2022 年1 月14 日,业绩比较基准为 4.80%-7.00% ,但随着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滑,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 2.81% 。

(二)缺乏养老产业特色融资产品

建设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将养老产业整体纳入优先支持行业、加大对优质客户养老产业贷款定价支持力度、下调养老产业部分行业项目资本金比例、建立审批、放款绿色通道等举措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加大对养老产业贷款支持力度。但总体来说,现有养老产业融资产品仍存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缺乏应收账款、特许经营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抵质押方式支持的贷款产品,导致风险缓释工具供给不足,难以适应缺少抵质押物的养老产业。针对前期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科技型养老企业,往往不符合信贷政策,但同时股权投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该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融资。

(三)养老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度不高

数据显示,我国养老金资产中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的比例不足 5%,相较于OECD 国家平均 15%~20% 明显偏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投资早期或未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往往呈现高风险、长周期、低流动性的特征,与养老金审慎的投资策略不符;二是科技创新领域高度专业化,需要投资团队具备深厚的行业知识、技术判断力和项目筛选能力。传统的养老金管理机构缺乏评估科技型企业的专业能力和资源;三是未上市的科技型企业缺乏市场公允价格,估值往往基于对未来增长的预测,主观性强,波动大。这对于需要定期进行精确资产估值和风险披露的养老金基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养老金而言,错失了分享科技发展红利的机会,在低利率环境下,产品收益率难以提高;对科技型企业而言,缺乏长期、稳定、大规模的“耐心资本”,难以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成长。

二、建设银行养老金融商投行一体化发展路径

(一)加大养老产业投贷联动融资支持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仍处于规模化发展初期阶段,银行对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主要以信贷产品为主。作为国有大行,凭借多品种金融牌照,建设银行可以通过股权投资、非标融资、供应链金融、贷款等投融资品种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投资力度。建设银行旗下有多家子公司可从事股权投资业务,可作为耐心资本入股优质养老产业,为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如: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投资”)可通过债转股方式,或AIC 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方式参与投资;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股权”)通过直接投资或旗下建信领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及其子基金;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信托”)通过旗下建信(北京)投资基金参与优质养老产业股权投资。

二是,通过多样化非标准化债权融资模式助力养老产业债权融资。建设银行旗下有多家资产管理机构,可为养老产业提供非标准化债权融资。如:鼓励设立养老产业信托计划、养老产业资产管理计划、养老产业专项理财等资产管理产品,提供企业多样化债权融资方案。

三是,丰富信贷产品品种及风险缓释措施。一是,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养老产业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在产品利率和期限上进行优化,提升信贷产品的适配性和精准性。二是,设置灵活的风险缓释措施,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股权及其他合法合规的财产权利质押措施,扩大养老产业信贷资金供给。

(二)优化养老产品投资策略提高产品收益率

目前建设银行养老产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投资策略偏保守,产品收益率普遍不高。但随着老年人群理财经验逐渐丰富,建议资产管理机构针对不同风险偏好老年人群可采用个性化定制方式,对产品配置差异化投资策略。针对部分风险偏好性老年客户,定制“固收 +”投资策略,以稳健的固收类资产作为底仓,灵活配置权益、衍生品、另类资产等增厚产品收益。提高行业研究能力,在权益投资中,不止于投资大盘指数,而是深入研究和布局高景气度的行业赛道(如新能源、科技、消费等),通过精选个股或行业基金,抓住市场机遇,获得丰厚的β 收益。另外,可针对养老产品设置优惠费率,提高产品收益率。

(三)提高养老金融投向科技创新比例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养老金融资金规模大、期限长,能够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一是,养老金融基于养老金、企业年金、养老保险等渠道,可聚集大量长期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股权投资等方式,将资金引导至战略新兴行业,为企业的研发创新和生产运营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二是,养老金融投资于具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同业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企业和投向科技型企业的私募股权基金等,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资金积累,有助于拓宽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三是建信养老等养老专业机构通过配置专业投资经理和研究人员,通过专业化的投资研究和风险管理,识别和筛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和项目,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高回报的领域,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扭转传统养老产品的低收益现状。

三、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商投行一体化实用价值

(一)有效拓宽养老产业融资渠道

一是鼓励股权投资机构作为耐心资本入股养老产业,为养老产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股权资金,减轻企业运营压力,促进养老产业转型升级及日常运营资金需求。二是推动资产管理公司创新非标债权投资模式,满足养老企业差异化债权融资需求。三是促进养老产业贷款相关产品创新,丰富风险缓释措施,降低养老企业银行贷款难度。

(二)有效提高养老产品收益率

通过专户定制养老产品,满足老年客户个性化理财需求;通过差异化资产配置策略,增加高收益资产配置,增厚产品收益率;通过降低养老产品相关费率,让利于老年客群。

(三)将养老金融与科技创新高度融合

加大养老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一方面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耐心资本”,有效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为养老产品配置优质高收益资产,提高产品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