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在形成性评价实践中的角色转变与能力提升
王曼
海南市滨海第九小学琼中附属实验小学 572900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正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型,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面临着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重的范式转变。形成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关注、即时反馈与动态指导,其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王蔷,2020)。这一转变不仅改变了传统评价的理念与方式,更对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与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
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师在评价实践中多扮演“评分员”角色,评价方式以纸笔测试为主,评价内容聚焦知识掌握,评价反馈缺乏针对性(钟启泉,2021)。这种模式难以满足形成性评价对“过程跟踪、多元互动、个性化指导”的需求,导致评价与教学脱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厘清形成性评价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转变方向,明确教师所需能力结构,并探索有效的能力提升路径,成为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课题。
二、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内涵与实践要求
2.1 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内涵
形成性评价源于布鲁姆的教育评价理论,其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持续观察、记录与分析,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Black & Wiliam,1998)。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具有三个显著特征:
过程导向性:关注学生从“起点”到“进展”的动态变化,贯穿预习、课堂互动、课后巩固等教学全过程。
多元互动性:突破“教师单一评价”模式,整合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与等多元主体,形成评价共同体。
发展激励性:以“诊断问题、提供支持”为核心,通过积极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明确改进方向。
2.2 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要求
小学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其形成性评价实践需满足三方面要求:
评价内容全面化:不仅关注词汇、语法等知识掌握,更需覆盖听说读写技能、学习习惯、跨文化意识等素养维度。
评价方式情境化: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任务等真实情境,评价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评价反馈个性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特点,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反馈建议。
三、小学英语教师在形成性评价中的角色转变
3.1 从“单一评价者”到“多元评价组织者”
传统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形成性评价则要求教师转变为“多元评价组织者”,具体表现为:
设计评价框架: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如口语评价明确“发音、语法、流利度”等维度。
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掌握自评与互评方法,通过“学习任务单”引导反思,通过“同伴评价表”反馈合作表现。
联动家长协同:搭建家校沟通平台,通过“学习成长手册”反馈学生表现,收集家长观察意见,形成评价合力。
3.2 从“结果评判者”到“过程指导者”
形成性评价核心是“以评促学”,教师需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学习过程”:
动态跟踪学习轨迹: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作业分析、学习档案袋等方式,持续追踪学生进展,如记录词汇错误类型变化。
提供即时反馈支持:在课堂互动中通过语言、表情给予即时反馈,如“你用‘because连接句子很准确,试着用‘so’再表达一次?”。
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价数据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如增加时态情境练习。3.3 从“权威发布者”到“成长激励者”
小学生处于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建立关键期,教师需摒弃“权威式评判”:
发现学习闪光点:关注点滴进步,如“你今天主动用英语提问,勇气可嘉!”,强化学习动机。
营造安全评价氛围:鼓励大胆表达,允许犯错,如在口语评价中强调“敢于开口就是进步”。
激发自我超越意识:通过“个人成长目标”引导学生与自己比较,关注自身成长而非横向攀比。
3.4 从“经验总结者”到“数据分析师”
信息技术为形成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教师需从依赖“经验”转向运用“数据决策”:收集多维度数据:通过在线平台、互动软件收集预习时长、作业正确率、课堂互动频率等数据。
解读数据背后问题:分析数据规律,如“某学生听力细节题常错,可能存在注意力问题”。
制定个性化方案:基于数据分析提供定制化建议,如为词汇薄弱学生推送记忆工具。
四、形成性评价实践中教师所需的核心能力
4.1 评价设计与实施能力
形成性评价有效性依赖科学设计与实施
目标拆解能力: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可评指标,如将“沟通能力”拆解为“听懂指令、简单回应、表达需求”等可观察行为。
工具开发能力: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评价工具,如趣味性量表(星星、笑脸代替分数)、情境任务单、成长档案袋目录。
过程组织能力:在课堂中有序组织自评、互评活动,通过小组轮换制确保参与,通过示范讲解明确标准。
4.2 反馈与指导能力
高质量反馈是形成性评价核心:
精准诊断能力:准确判断学习问题本质,区分“知识漏洞”(语法规则不清)与“技能不足”(发音方法错误)。
有效表达能力:运用“优点 + 不足 + 建议”模式反馈,如“故事内容有趣,但过去时态不一致,可对照时态表检查”。
差异化指导能力:根据个体差异提供分层指导,如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句型模板”,
为能力较强学生设置“拓展任务”。
4.3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是提升评价效率的支撑:
评价工具操作能力:熟练使用在线测评平台、互动教学软件、语音评测工具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运用Excel、教学平台数据分析功能,整理数据并生成简单报告。
资源整合能力:筛选、制作数字化资源,如微课视频、互动练习课件,辅助评价实施。
4.4 沟通与协作能力
形成性评价涉及多元主体
师生沟通能力:建立平等对话关系,通过“一对一交流”了解学生对评价结果的看法。同伴协作引导能力:培养互评意识,教授“先肯定、再建议”的互评话术。家校沟通能力,用通俗方式向家长解释评价结果与建议、通过家长会展示成长档案袋
五、小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能力的提升策略
5.1 强化理论学习与理念更新
系统学习评价理论:通过专题培训、阅读期刊案例,参加“核心素养下的评价改革”工作坊,理解形成性评价内涵。
树立正确评价观念:明确评价的“发展导向”,将评价视为“教学有机部分”,通过教学研讨、优秀课例观摩转变观念。
5.2 开展基于实践的校本研修
校本课题研究:围绕“评价工具开发”“口语评价策略”开展行动研究,通过“设计—实施—反思—改进”循环开发适用工具。
同伴互助与课例研磨:组织“评价课例”集体备课、听课与评课,聚焦评价环节有效性。建立评价资源库:收集优秀工具、反馈案例、数字化资源,供教师共享借鉴,减少重复劳动。
5.3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分层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基础教师开展分层培训,基础层聚焦平台操作,提高层侧重数据分析与工具开发。
学科融合实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技术应用场景,如用“英语趣配音”APP进行口语评价,用“问卷星”收集学习需求。
六、实践案例:某小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能力提升实践
某城区小学 20 名英语教师启动“形成性评价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系列措施推动角色转变与能力发展。实施过程分为四阶段:
理念引领:邀请专家讲座,组织课标研读与“传统评价vs 形成性评价”辩论,统一思想。
技能培训:开展评价工具设计、反馈技巧、技术应用模块培训,配套实践任务。
课例研磨:年级组设计“评价融入教学”课例,如三年级在“Food”单元设计“超市购物”情境评价任务。
反思提升:教师撰写评价反思日志,开展“评价故事分享会”,建立“评价资源库”。
经过一年实践, 85% 教师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过程”,评价工具扩展到 12 类,学生课堂参与度从 60% 提升至 85% , “喜欢英语课”比例从 58% 上升至 79% ,语言运用能力得分同比提高 15% 。
七、结论与展望
形成性评价的深入推进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实现从“单一评价者”到“多元评价组织者”“过程指导者”“成长激励者”“数据分析师”的系统性角色转变。这一转变并非简单的职能调整,而是教育理念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深层变革,对教师的评价设计能力、反馈指导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专业要求。实践证明,通过强化理论学习更新评价理念、开展校本研修扎根教学实践、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应用水平、完善支持机制保障专业发展等路径,能够有效推动教师形成性评价能力的实质性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评价技术更趋智能化,人工智能语音评测、学习行为分析等技术将实现评价过程的自动化与精准化,为教师减负增效;二是评价场景更趋生活化,依托虚拟仿真、AR 等技术创设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使评价更贴近语言学习的本质需求;三是评价主体更趋协同化,通过家校社协同平台构建“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资源”多维评价共同体。面对这些趋势,教师需持续提升数据解读与智慧决策能力,警惕技术应用中的“工具理性”膨胀,避免陷入“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误区。始终坚守“以生为本”的评价初心,将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让形成性评价真正成为连接教学与成长的桥梁,为小学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Black, P., & Wiliam, D. (1998).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5(1), 7-74.
[2]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3] 王蔷 . 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4] 钟启泉 . 现代课程论(第三版)[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1.
[5] 张丹 . 形成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05):1-5.
[6] 李晓红 . 小学英语教师形成性评价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J]. 基础教育参考 ,2022(08):45-48.
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QJY2024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