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武术散打运动进校园对预防青少年受“校园欺凌、暴力”的影响分析

作者

杜其晏 党紫琼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410081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如漳州男生围殴致死、景德镇女生被殴致耳膜穿孔、长沙女生遭霸凌被迫割喉等,其恶劣程度不断刷新认知底线,引发社会对降低青少年犯罪责任年龄的广泛呼吁。为有效遏制校园欺凌,我国相继出台《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和《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强调早识别、早干预、早遏制,并构建防治长效机制。校园中因年龄、文化、习俗差异及缺乏沟通,“互不理解”现象普遍,易引发戏弄、排斥甚至暴力行为 [1]。相较于失范或轻微违法的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属明确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武术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属体育又高于体育,其精髓在于技击与体育融合,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

1 武术散打运动对提升青少年“体质”的影响

校园欺凌中,身体弱小者常成为被攻击对象,这种现象与家庭暴力中的“以强凌弱”类似。强健体魄有助于增强应对欺凌的信心,然而当前青少年身体活动严重不足。研究显示 [3],儿童青少年每日中高强度活动平均不足 30 分钟,远低于世卫组织及我国推荐量的二分之一。另一项系统综述指出[4],达到推荐活动量可显著改善体重、心血管健康、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青春期末骨密度主要受运动类型、体重、年龄和体脂影响,其中运动起主导作用,格斗类运动可显著提升骨密度,优于有氧运动及静态人群[5]。武术散打易于学习,对场地器材要求低、投入少、便于开展,适合校园推广。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体系,可通过系统性训练增强学生体质,调节生理机能,全面提升健康水平[6][7]。

2 武术散打运动对改善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心理健康并非仅表现为积极情绪,而是能自然表达喜怒哀乐,正视压力,并在困难时主动求助。青少年是否愿向父母敞开心扉,是判断其心理状态及亲子关系的重要标准 [8]。研究建议 [9],应增加青少年体育锻炼机会,优化体育资源配置,强化身心素质,构建良好同伴关系,提升社会情感能力,以减少欺凌发生。《中国新闻网周刊》报道显示,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 20% ,凸显心理健康工作的紧迫性 [10]。研究表明,传统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初中生身体自尊 [11]。针对中小学武术课课时少、内容多、缺实战等问题,应依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适当增加散打、短兵等安全对抗项目,在护具保护下进行实战,既提升兴趣与自信,又加深对技术的理解 [12]。实战对抗还能培养心理韧性 [13],塑造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女生通过散打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防身健体,缓解学习与高考压力。一项 13 周的实验证实,散打训练可显著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包括自我实现、顽强精神、决策力、耐挫力和抗倦怠能力 [14]。武术散打对提升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律,缓解压力与焦虑,增强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推进传统体育进校园,对培育民族意识、文化自信与心理健康意义重大。

3 武术散打运动对培养青少年“品德”的影响

校园暴力的根源之一是道德教育缺失,其塑造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15]。武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观念、个人修养与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武术讲究“礼德并重”,武德是习武者的道德准则与品质体现[16]。“以武育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武德教育中的尊师重道与徒弟德行,共同构成学校武术教育的道德基石,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7]。通过武德教育,可引导学生以“仁、义、礼”赢得尊重,而非暴力手段,增强自控力,形成反欺凌意识 [18]。学生在武术实践中恪守“手德、口德、身德”,追求“自强不息”,体现“厚德载物”[19]。尽管目前散打校园推广仍面临安全问题[20],但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总之,散打教育应以防身、修身、健体为宗旨,强调武德,禁止以武欺人,确保教育正向发展。推广武术散打入校园,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有助于构建拒绝欺凌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敏 . 探寻教育的终极意义——埃德加·莫兰的教育变革宣言 [J].光明日报 ,2023.

[2] 戴国斌, 白晋湘, 蔡仲林.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高雅楠, 杨亚, 韩晓伟, 等.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久坐少动行为与体质健康关系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4.

[4] 王丽娟. 5 ~18 岁儿童青少年24 h 活动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与健康效应 [J]. 中国体育科技 ,2022.

[5] 朱侨宇, 王兴. 不同运动项目对青少年运动员骨密度影响的差异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

[6] 马威, 吴湘军, 郭振华, 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武术研究 ,2024.

[7] 苑鹏.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武术体能训练方法的路径探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 . 2022 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体能高峰论坛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2022.

[8] 佚名 . 锐眼·灼见 [J]. 人民教育 ,2023.

[9] 钱佳, 郝以谱. 体育锻炼能否有效减少青少年受欺凌[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

[10] 邹清泉 . 体育教学中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思考 [J]. 考试周刊 ,2011.

[11] 岳风杉 , 王秋满 , 梁伟能 , 等 . 传统体育项目锻炼对初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效果研究[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22.

[12] 刘振彪 .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武术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探析 [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2023.

[13] 李蓉. 散打教学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研究[D]. 扬州大学,2021.

[14] 牛磊 . 武术散打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研究 [D]. 西安体育学院 ,2024.

[15] 李露 , 田昆仑 . 武术教育对消除校园暴力的作用探析 [J]. 武术研究 ,2016.

[16] 段红梅 .“以武育人”推动体育特色校高品质发展 [J]. 中小学管理 ,2021.

[17] 刘西友 . 学校武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研究 [D].西安体育学院 ,2022.

[18] 林霖容 . 武术教育影响初中生校园欺凌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机制[D]. 福建师范大学 ,2022.

[19] 张长思 , 娄健 , 张长念 . 道德缺失与校园暴力 : 论武术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 [J]. 中华武术研究 ,2015.

[20] 罗应景 . 武术散打在青少年群体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