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创设实验 建构多彩课堂
蔡骞
四川省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 四川江油 621700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经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必定能更好激发学生兴趣、好奇心,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建构出多彩课堂。
一、求精——分析原理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做好物理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把抽象的事物演化成直观的物理现象,从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好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
案例 1 复习大气压强时给学生提供直径 2cm 长约 60cm 的空心塑料管子、一个 2L 的装满水的塑料瓶,请学生利用双手将水取出来?学生们十分好奇,热烈讨论,还有学生亲自使用工具试了试,几分钟后学生们没有实际的办法,于是冷静了下来,怎么办到呢?师生分析要利用大气压强支持水柱的原理,实际上实验的同学也感觉到空心塑料管子里有部分液体,我们必须让管里液体也来越多最后冒出来。于是又有学生实际操作起来,心里想清楚了手上十分小心几次已后水就喷出来了(图 1)。一节课学生们非常认真,效果极好。下了课都想来试试。
案例 2 探究流体压强导入时给学生演示小魔术落不下的乒乓球,猜想怎么做到的?取下挡板看到图 2,思考吹风怎么能是乒乓悬起来呢?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都倍感新奇。许多学生都回家做了做。
案例 3 利用民族传统手工艺作品图 3 分析动能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律,利用潜望镜原理制作的仿品图 4 图 5,利用地磁继电器制作的水位报警器都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学到物理知识。

案例4 研究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三者存在一个因果关系,那是怎样的关系式呢?运用了图象法处理,通过三图分析R 一定 I∝U ,U 一定 I ∝1/R 学生可能会看得出I=U/R 所以我们采用 I=U/R 这个关系式,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会极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
二、求是——针对学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在物理教学中,老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疑点、难点,做到清晰导向、精准施教。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机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能让学生能直观清楚地看到明显的现象。
案例 1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生对实像与虚像进行分析时,我们利用手机从正面和侧面分别照相图7-9,将人眼转换为相机学生们可以清楚分辨出图7、8、9 虚像。
图 7 图 8 图 9

案例 2 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时我们播放中国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实验,学生们十分渴望期待,效果好极了。 凸透镜成像单项实验后,利用课件的演示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像距与物距的变化过程。归纳出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这一规律,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特殊点成像的规律及光路模拟图。从而让学生通过逼真的模拟,加强了认识、理解。
案例 3 “电动机”“电磁感应”教学中,小组实验边做边讲,放视频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观察,引导学生研究、对比、总结,最后训练学生用语言描述,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求实——多用常见材料激发学生热情
常言“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日常生活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物理学习有障碍的同学通常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感性经验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物理老师必须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实验,从身边寻找实验器材、竟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开展探究。要让学生看的见安全的摸得着,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图 10 图 11 图 12

案例1 学生现在很少见白炽灯,老师提供多种白炽灯泡(图10、11),引导观察灯丝。学生有了感性材料对白炽灯的连接、电生热的理解容易多了。学生在分析开瓶起子(杠杆)时,我们利用手中的三角板和手指进行模拟(图12),这些器材学生手边都有,很快找到支点、阻力、动力阻力方向。女同学活动时兴高采烈,没有再皱眉头。

图 13 图 14案例 2 利用纸杯、易拉罐分析压强(图 13)受力面积,小孔成像和能量传递(图14)等等。
案例 3 充分利用矿泉水瓶开展系列实验
(1)放炮的矿泉水瓶 选用质地比较软的矿泉水瓶将瓶盖拧紧,将瓶子的中间部分拧几圈直至拧不动为止,此时将瓶盖稍稍拧松。随着一声巨响瓶盖被弹了出去,瓶口出现了大量的白雾。
(2)浮不起来的乒乓球(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浮沉子
将一个矿泉水瓶剪去瓶底,再将乒乓球放在瓶口处,往瓶中倒水,无论如何乒乓球也浮不起来。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马上就浮起来了。准备一个小药瓶在瓶中装大半瓶水,然后在瓶口扎一个气球并将气球放入药瓶中。再拿一个矿泉水瓶并装满水,将做好的小药瓶放进去,盖好瓶盖,会发现小药瓶浮在水中。轻轻用手捏一下矿泉水瓶,小药瓶就沉下去了,松手后就会浮上去。
(3)烟雾瓶(探究光沿直线传播) 将没有燃尽的纸张放入矿泉水瓶盖好瓶盖,瓶中生出烟雾。使用红外线激光笔照射观察到光沿直线传播。
物理实验创设出的教育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概括能力、想象等多种能力。丰富的实验让平时少言寡语,学习吃力的学生提高很大,希望能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实验让学生们在探究中收获更多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杨宝山. 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教学实施[M].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 胡世龙 . 实验创新策略 激起物理教学的一片“涟漪”[J]. 中学物理 .2020(530-32 页
[3] 汤强红 . 精心实验设计 创新物理课堂 [J]. 物理教学 .2013(5)64-65 页
[4] 孙丽、张吉清. 妙用矿泉水瓶 改进物理实验[J]. 物理教学.2013(4)40-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