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后服务实施效果提升研究
杜红
甘肃省兰州市安西路小学 730050
引言:
中小学“双减”政策实施,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业负担、丰富课外兴趣爱好。“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课后服务水平,不但影响着学生美术特长和艺术素养的提升,也涉及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
1.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后服务的影响
针对“双减”政策下所发挥影响是复杂的,更让学校关注的是课外活动的含金量与价值所在。在减轻学生作业的情况下,孩子的业余时间较多,而课后活动就是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舞台。而美术则是对情感与思维的表达,这是一门无可代替性的学科,对学校的教育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的引导使美术也占有了重要地位 。但也产生了教师资源不充足、活动内容较少等新问题,特别是在一部分学校还未将美术教育很好的融入课后服务活动中,导致课后服务的效果达不到预期。
2. 小学美术课后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教师资源不足与专业化水平有限
首先就是教师紧缺且专业素养不高。美术课后服务教师中大多数并非是专职美术老师,这样就出现了美术课后服务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教师资源稀缺 [2],同时一些学校也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后获得教师有效的指导,尤其一些偏远地区,缺乏美术教师的素质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学生整体的艺术感受与兴趣度不高。
2.2 学生参与度与兴趣培养的困难
虽然美术课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创造和展示的机会,但是怎样保持学生的持久兴趣是值得思考的。许多学生兴趣只保持在活动之初,由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重复而逐渐失去兴趣,造成参与度的下滑[3]。
3.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美术课后服务效果的具体策略
3.1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培训
美术课后服务要想发挥真正作用,需要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培养教育观念。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美术课授课教师并不专门从事美术的教学工作,他们还兼课其他学科。这些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美术教学的资质和专业水平,导致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师自身的作用,提升美术课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不能有效地提升美术教学质量[4]。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不到综合有效的释放。所以,一方面需要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每一位美术教师专业的基本素质水平。
3.2 创新课后活动内容与形式
美术教育的重点,并不是仅仅要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和创作力的发展。目前的美术课程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要想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课程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一定要有所创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能够使学生产生新的认知 [5]。如可以将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融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多元化艺术形式。
3.3 加强家校合作与社会资源整合
最后,加强社会资源的利用和家校融合。有研究表明,很多时候学生参加美术的兴趣与积极性不仅受到教师的影响,还会受到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由于家长对于美术教育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将决定孩子们对于美术教育的喜爱与接受程度,因此学校应积极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家长关于美术的交流和支持程度[6] ;其次,与社会、社区、社会艺术工作室以及相关文化机构加强联系,与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与艺术家、社会艺术工作室,邀请他们进课堂或美术馆做讲座、举办画展等形式,拓展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思维。
结束语:
新时期,“双减”背景下,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开展小学美术课后教学服务的效果有待改善,需要将教师的服务和引导优化,活动组织丰富、家校互通、建设等渠道,促使美术课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丹丹 , 张超民 .”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策略完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39(2):8-10.
[2] 温莎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版画课后服务项目的实施策略 [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4(17):20-22.
[3] 王瑞杰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特色化课后服务研究 [J]. 科教文汇 ,2024(15):43-46.
[4] 伍 春 辉 .” 双 减 ” 背 景 下 乡 村 小 学 课 后 服 务 的 挑 战 与 对 策[J].2024(5):176-178.
[5] 范华 .”双减”课后服务背景下小学班级活动策略 [J].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4(2):0073-0074.
[6] 陈和平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非遗社团课后服务课程优化策略探讨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