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作用

作者

牛婷婷 耿波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五大连池支公司 164100

1 绪论

在玉米种植过程里,田间管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对玉米生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在产量方面。通过高质量的田间管理可以给玉米生长带来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由此保障玉米能够达成高产。在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玉米会有着对应的需求,通过田间管理,能够满足各阶段玉米的实际生长需求 [1]。其次,在质量方面。通过高质量的田间管理能够保障玉米生长质量,操作过程中,借助科学施肥可以保障玉米营养均衡,降低营养失衡造成的品质缺陷。还有,借助病虫防治能够很好地减少病虫害侵害,保障玉米品质。田间管理还可以对玉米生长节奏进行调整,进一步保障玉米品质。

2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2.1 通过农业信息技术选择科学的玉米种植地

在进行玉米种植时,必须要完成好种植地的选择,其会对玉米生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农业信息技术可以发挥到极大的助力作用。首先,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大面积土地予以有效监测,获取相关信息。借助对遥感图像的研判能够掌握到关联土地的土壤质地,而因为不同土壤往往会对玉米生长产生各异的影响,如果是砂壤土的话,其所呈现出的透气性相对较好,然而在水保肥能力方面表现出不足;如若为粘土的话,则是相反。必须要从玉米的实际特点着手,选取满足需求的土壤质地。第二,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关联的地理数据予以整合[2]。在具体操作过程里,能够把土壤环境等关联因素信息归纳进 GIS 系统里,并建设模型,如此能够对不同地块的情况予以评价,借助 GIS 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更好的展现出数据特点,通过地图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地块的具体状况,进而选取适宜的种植区域。

2.2 通过农业信息技术选择玉米的品种

为了能够确保玉米高产优质,必须要做好玉米品种选择工作,为达成这一目标,应该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其会带来有效的支持。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玉米品种信息进行全方位整合。实践过程中,应该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特点进行全方位收集,这样便能够获取到生育期、株高等关联信息,还可以掌握到各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信息,由此能够打造出玉米品种数据库,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对信息的深层次挖掘,这样便可以获取到关联品种的具体表现,特别是能够得到其在不同区域的生长状况。通过使用互联网技术能够着力于玉米品种的选择,特别体现在环境数据支持上;可以在不同种植区域设置相应的物联网设施,这样便能够对所在区域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获取到气象、土壤等关联信息,并要把这些信息和玉米生长的需求展开对比,由此判断出哪类品种更适合在该区域生长。

2.3 开展对智慧农业技术的大力应用

在农业信息化过程里,智慧技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和田间管理进行高效融合,能够促使田间管理更加智能,整体的效率会提升。在智慧农业技术方面,应重点关注精准灌溉技术,通过应用该技术可以更好地从玉米实际需求出手,进而提供相应的水分,防止发生水资源浪费情况,并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这对于玉米生长发育是非常有帮助的。还有,要重点关注智能识别技术。通过使用土壤养分传感器,由此能够全过程监测土壤的营养状况,从玉米生长的实际情况着手,明确施肥数量。借助智能施肥设施的有效应用可以达成精准施肥的效果,而智能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防止过度施肥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浪费情况,并可以避免环境污染,进而保障玉米营养充足。

2.4 在农业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加大田间管理力度

在田间管理过程里,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带来更加多元的管理手段,这样能够达成全过程精准把控、强化田间管理质量。为了能够更好地强化田间管理效率,应完成好田间监测网络的建设工作,应该在玉米田间构建相应的传感器节点,这样便能够成为物联网监测端,进而达成对玉米生长的监测。通过此环节的工作可以给种植者带来有效的信息支撑,帮助其更好地强化田间管理工作。该系统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监测数据,进而对玉米展开有效评估,并可以预测玉米生长走向,且结合分析结果构建对应的管理方案。

2.5 农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病虫害防治

通过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保障玉米生长,在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病虫害预警系统的应用,通过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收集历史病虫害状况,同时可以囊括气象数据等信息,接着则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由此完成病虫害预测模型的建设,这样便能够从气象数据等要素着手,达成对病虫害的有效预测,包括发生时间、程度等。种植者能够结合预警信息完成好相应的防治准备工作,且可以借助预防措施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通过应用精准的施药技术能够强化针对性及有效性,并能够避免农药浪费情况的发生。在操作过程里可以使用无人机对玉米地进行航拍。通过融合图像识别技术能够更好地识别出病虫害区域,再结合具体结果使用无人机等展开精准施药,也就是说仅仅在病虫害出现的区域进行喷药。同时,还要结合病虫害的程度对施药浓度进行调整,通过应用精准施药技术能够更好地强化防治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农药造成的污染,保障玉米品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种植田间管理工作在保障玉米产量与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玉米田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玉米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姚华平 , 欧阳是之 , 杨玉萍 .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作用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4,44(17):44-45.

[2] 解洪芹 .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11):166-168.

[3] 徐发刚 . 农业信息化在玉米种植田间管理技术中的应用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3,43(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