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设备大件吊装安全风险管控与件杂货车辆周转效率协同优化实践

作者

杜艳飞

江苏宏泰港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苏州 215600

引言:

随着全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港口、码头以及大型制造企业的物流体系日益复杂,设备大件吊装和件杂货运输的需求显著增加。大件设备具有体积庞大、重量集中、形状特殊等特征,其吊装作业对技术、设备和人员素质要求极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与此同时,件杂货作为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与周转效率直接影响整个物流链条的顺畅运转。然而,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吊装安全管控仍存在制度落实不力、操作规范缺失和应急预案不足的问题,而车辆周转效率则因信息不畅、调度不合理及作业衔接滞后而受到制约。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效率,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点。本文旨在探讨设备大件吊装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方法,并结合件杂货车辆周转效率提升的现实需求,提出协同优化的路径和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件吊装作业的安全风险特征与管控需求

(一)风险特征分析

大件吊装作业涉及起重机、吊具、运输车辆以及操作人员的协同配合,风险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指挥失误、吊点偏移、环境干扰等方面。由于大件货物重心不稳、形态复杂,吊装过程中的摆动和偏载极易导致倾覆事故。此外,作业环境多处于港口、厂区等复杂区域,风速变化、地面承载力不足或临近设施干扰均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与普通货物吊装相比,大件设备一旦发生坠落,不仅造成货物损坏,还可能波及吊装设备和人员安全。

(二)现有管控不足

尽管多数企业制定了吊装作业规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形式化问题。例如,风险辨识多流于表面,缺乏针对不同设备和环境的差异化预案;部分操作人员专业培训不足,对突发情况反应不够迅速;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滞后,导致事故防范能力不足。这些问题表明,现有管控模式尚不能完全适应复杂多变的大件吊装环境。

(三)管控需求

在此背景下,大件吊装的安全风险管控需要从体系化和精细化入手。一方面,应建立基于风险等级的分级管控机制,针对不同危险源采取差异化措施;另一方面,应加强全过程动态监控,利用传感器、视频监控和智能化平台实时掌握作业状态。同时,应完善人员培训与资质考核体系,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

二、件杂货车辆周转效率的现状与挑战

(一)效率瓶颈

件杂货运输环节涉及车辆进场、装卸衔接、场地调度和出场结算等多个环节。当前普遍存在车辆等待时间长、作业衔接不顺畅、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例如,部分车辆因未能及时获得作业指令而在场内滞留,造成堆场拥堵;装卸作业进度不均衡,导致某些环节效率低下;同时,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车辆调度依赖人工协调,效率明显不足。

(二)主要原因

其一,信息不对称,导致车辆与吊装设备之间缺乏实时匹配;其二,作业计划缺乏科学性,车辆到达时间与装卸节奏脱节;其三,场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堆位安排与运输路径未充分优化。这些问题叠加,不仅降低车辆周转效率,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和安全风险。

三、安全风险管控与效率提升的协同优化路径

(一)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通过风险辨识与评估,将吊装作业中潜在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对应制定控制措施。高等级风险需采用专家论证、模拟推演等方式提前制定详细预案;中等级风险则通过加强监控与操作规范来管控;低等级风险则可通过常规检查和教育培训来降低。

(二)作业计划的精细化管理

结合大件吊装和件杂货车辆流量特征,建立精细化作业计划模型。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车辆到达高峰,合理安排吊装作业时段,减少车辆滞留。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作业任务的动态调整,确保装卸节奏与运输需求匹配。

四、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一)案例实施情况

在某大型港口的实践中,通过建立吊装风险管控系统与车辆调度平台,形成了安全与效率并行的作业模式。港口在大件吊装作业前,实施风险辨识与模拟演练,并在作业中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吊点受力情况。同时,车辆调度系统与吊装指挥系统联动,实现了车辆分流与作业同步,减少了堆场拥堵现象。

(二)实施效果评估

经数据统计,吊装事故率较实施前下降了约 35% ,车辆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 28% ,整体周转效率提升显著。更重要的是,员工安全意识和作业规范性得到加强,形成了安全与效率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这表明协同优化路径在实践中具有显著成效与推广价值。

结语

设备大件吊装安全风险管控与件杂货车辆周转效率问题,看似分属安全与效率两个维度,实则在实际操作中高度耦合。通过风险分级、精细化计划、信息化平台和流程优化等协同举措,可以实现“安全优先,效率提升”的双重目标。未来发展中,应进一步推动智能化与数字化技术应用,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逐步构建智慧港口与智慧物流体系。同时,政策层面应加大对安全监管与信息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唯有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才能为港口与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郭志伟 , 杜语聪 , 王泽霖 . 核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良好实践 [J]. 绿叶 ,2025,(Z2):30-35.

[2] 陈志明 . 机电设备设计安装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研究 [C]// 广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联合会 .2025 年第五届工程领域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宁波正度传动电器有限公司 ;,2025:101-102.DOI:10.26914/c.cnkihy.2025.027723.

[3] 杨超 , 王刚 . 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生产体系探索与应用 [J]. 电力设备管理 ,2025,(08):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