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郭丽娜
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014010
引言:
在信息爆炸与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背景下,阅读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认知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引导其实现由浅层理解向深度思维的跃升,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阅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本信息,更强调理解、评价与创造性的再表达。探索有效的教学路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思辨能力,正是实现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内涵解析
核心素养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维度。深度阅读能力正是这些素养在阅读活动中的集中体现。相较于传统的以获取信息为主的浅层阅读,深度阅读更注重理解文本深层含义、评析作者立场与观点、形成独立见解并作出创造性表达的全过程,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锻炼和进一步提升。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与认知结构快速发展的阶段,阅读不仅是识记语言符号的过程,更是其思维逐步精细化的路径。在这一阶段,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促进理解力、思辨力与表达力的协同发展为目标。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 中,不仅要关注故事情节的把握,还要引导其体悟人物情感、分析情节发展逻辑、评价人物行为及其背后的价值导向。这种多维度、多层次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阅读认知结构,为进一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深度阅读能力的内涵也不断被拓展。它不仅是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更体现为一种开放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态度。学生通过文本与现实的对话,逐步构建起对社会、文化和人生的基本认知,从而实现阅读向思维能力转化、情感态度养成的跃升。这一过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其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表达观点、进行合作探讨,真正实现从“会读”到“善读”和“深读”的能力转变。
二、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教学策略
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核心环节。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应以提升语言理解、逻辑思维与批判性分析为导向,设计贴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任务。例如,通过“问题链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表层问题深入到价值判断和多角度分析,激发其主动探究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结构、语言特色、情感表达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逐步培养其从“读懂内容”到“读出意义”的能力,从而拓展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文本选择策略是影响阅读成效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与生活经验,精选富有思维张力与现实关照的文本,如诗歌、寓言、人物传记 料等 形成 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阅读梯度。同时,提倡多文本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在内容、表达方式和文化背 行横向对比,进而发展综合分析与跨文本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本的多元解读,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在多样的观点碰撞中提升思
维的灵活性与广度。
教学组织与课堂互动方式亦是关键。课堂应由“讲解式”向“参与式”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阅读展示、角色扮演、写作反思等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思维活力。教师要构建支持性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不同意见,在倾听与交流的过程中实现认知碰撞与思维提升。此外,可借助阅读任务单、阅读笔记、学习单等工具,促使学生在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进行系统性思考,形成完整的深度阅读路径链条。
三、信息化环境下深度阅读能力评价与优化机制
在信息化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深度阅读能力的评价方式也亟需与时俱进,从传统的静态评定走向动态、过程性和智能化评价体系。基于信息技术的阅读能力评价,不再局限于纸笔测验和片段式理解检查,而是通过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对学生阅读行为、思维路径以及情感态度等多维指标的综合评估。例如,借助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阅读时间、任务完成频率、提问质量和写作反馈,可以形成行为数据链,用来追踪其阅读深度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工具的介入,为评价机制的精准化和个性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可利用人工智能推荐系统进行个性化阅读资源分发,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水平和成长记录推送适合的文本,增强其参与度和挑战性。同时,通过在线测评平台实现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识别阅读中的认知偏差与理解盲点。
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同样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中应融合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强调过程导向与表现性任务的有效结合。例如,设计基于阅读主题的口头报告、思维导图展示、创意写作等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现深度理解与综合表达。通过数字化档案袋系统记录学生的阅读成长轨迹,形成动态评价档案,方便持续观察和针对性教学调整。借助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周期性对比与群体间差异分析,为优化教学策略与资源配置提供精准的科学依据,从而构建科学、高效、可持续的阅读能力培养闭环。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科学解构能力内涵 略 并融合信息化评价机制,能有效促进学生由浅层阅读向深层理解的转变。未来应不 教学新模式,构建多元、智能、动态的支持体系,使深度阅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力与创新力的重要支撑,实现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施 雪 君 . 基 于 阅 读 素 养 提 升 的 小 学 语 文 提 问 优 化 路 径 [J]. 亚 太 教育,2025,(06):49-51.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5.06.016.
[2]肖春花.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读写算,2025,(04):115-117.
[3]高加春.基于阅读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文科爱好者,2024,(0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