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
李娜
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揭西特殊教育学校 邮编:515400
引言:当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导致当代小学生与劳动活动的距离越来越远。许多学生受到父母溺爱,日常学习生活中并不参与劳动,劳动意识薄弱,对劳动活动的认知也比较薄弱。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主动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关注,从而有效融入劳动教育活动,真正有效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未来长远发展。
一、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小学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发展提升。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学生不断参与到各种实际劳动活动中,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发展提升。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小学劳动教育,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从劳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建立对劳动的正确认知,锻炼学生体魄,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开展小学劳动教育,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下,劳动教师尝试将劳动教育融合于各方面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锻炼提升自身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落实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从而有效锻炼提升教师教学服务能力。
二、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策略(一)综合各学科教学,劳动教育融合智力教育
综合各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智力教育融合起来,成为五育融合理念下开展有效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当前,开展文化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智力发育,还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小学劳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主动结合学生日常学习的各个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文化课知识的同时认知劳动教育,培养劳动意识,实现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小学劳动教师应当主动综合各个学科的特性,尝试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教育理念,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成长。如结合语文学科,教师可以结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开展劳动教育。数学学科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土地面积的劳动教育[1]。教师真正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全面融合起来,学生对知识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解背后的劳动含义,感受到劳动活动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关系,从而有效深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形成全面的劳动意识。通过类似的方式,综合各个学科教学活动,将劳动教育与质量教育全面融合起来,有效促进学生未来全面长远发展,完成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有效开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二)学习劳动优秀品质,劳动教育融合德育
学习优秀劳动品质,实现劳动教育融合德育,也是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德育是五育的最重要一环,国家明确对教育工作提出“立德树人”的要求,基于五育融合理念,劳动教育与德育全面融合成为必然选择趋势。劳动活动中,学生的意志获得磨炼,形成积极参与劳动,主动解决问题,不怕艰难困苦的优秀劳动品质。小学劳动教师一方面应当联合道法教师,借助学科教学向学生灌输劳动光荣的道德理念[2]。另一方面,教师组织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塑造学生良好劳动教育品格。
如:劳动教师组织开展学生参与到校园环境中清洁环境的劳动活动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积极劳动、及时维护环境清洁的优秀品质。同时,对学生参与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劳动品质进行相应的评价,设计一定的奖励激励机制,带动学生主动表现建设自身优秀劳动品质。通过帮助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劳动品质的方式,实现劳动教育融合德育,完成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三)鉴赏劳动美学,劳动教育融合美学教育
鉴赏分析劳动美学,实现劳动教育融合美学教育也是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活动的重要策略。劳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感受劳动的独特魅力和美感,形成对劳动的积极认知。一方面,学生感受到劳动美学,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形成主动从日常生活劳动各个环节中主动寻求美学元素的优秀品质。劳动教育既要与美术教师结合,与学生共同分析鉴赏描写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优秀美术作品,从中感受相应的美学元素,对劳动形成美的底层认知[3]。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自身共同深度分析总结,劳动各个环节中带有美学的元素,感受劳动、生活和生命,获得更强的存在感。
例如:劳动教师可以与美术教师共同鉴赏经典美术作品《父亲》,感受劳动生活在形象上雕刻的痕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日常劳动时,也可以感受到同学互帮互助的美学元素、精美景象的美学元素、劳动前后对比的美学。通过类似的方式,与学生共同鉴赏感受美学元素,将劳动教育与美学教学融合起来,完成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开展,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四)参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融合体育
参与劳动实践,劳动教育融合体育也是五育融合理念下有效开展小学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策略。参与劳动需要健全的体魄,劳动也能锻炼提升学生个人体魄。当代小学生学习竞争压力大,许多学生的体魄也受到负面影响,如近视率、肥胖率等居高不下,许多学生由于长期保持不正学习姿势,体态也明显不健康。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下,小学劳动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借助劳动促进学生体魄改善。一方面,劳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放松眼球,降低近视率,另一方面,劳动也能帮助学生锻炼各方面肢体功能以及心肺功能。通过类似的方式,小学劳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实现劳动教育与体育深度融合,完成五育融合理念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有效策略,真正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结语:总而言之,五育融合理念下小学劳动教育活动,需要劳动教师本人将劳动教育活动全面融合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全面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理念和技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劳动活动中,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慈玉芹.“五育融合”视域下小学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J].作家天地,2025,(09):167-170.
[2]陈悦.“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小学劳动教育[J].文理导航(下旬),2025,(01):73-75.
[3]梅红.“五育融合”导向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J].智力,2024,(3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