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情境与任务的设计策略研究
王慧娜
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铁矿第二小学 单位邮编:014080
前言:大单元教学是指以某一核心主题为概念,对教学内容实施系统化设计及整合,让教学更具连贯性及系统性。此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设计情境和任务属于其中重要环节,可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自由、开放的氛围下完成任务,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达到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学生也可从中累积更多学习经验和方法,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后续借助自身能力获取知识。
一、营造多媒体情境,助力知识串联
小学语文课堂上整合资源是设计大单元情境和任务的重要一环,利用融合图片、视频、音频等材料,丰富情境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从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1]。这就需要教师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多媒体教学情境,助力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深度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包含的文章都与革命有关,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沉浸式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般融入到那段革命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奉献精神及浓厚的家国情怀。为此,新课导入期间教师可将情境主题设计成“红色记忆守护者”,为学生播放电影《觉醒年代》《建国大业》等精彩视频材料,并搭配革命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材料时初步了解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发生的事。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红色档案馆”,引导学生采用VR 技术了解有关革命先辈的珍贵材料,积极探究伟大革命精神。随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群:(1)“经典文本角色演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本单元包含的五篇文章,从中选出一篇将其创作成情景剧,在小组中分配好角色,用心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形态及内心世界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画面内容,进一步感受革命精神;(2)“撰写读后感”,围绕本单元中包含的革命故事,说一说阅读后的感受及体会,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3)“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绘制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其中应包含革命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中的意义和传承重要性等。通过上述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国为民做出的贡献,促使学生现实生活中积极弘扬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打造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知识点都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且新课标倡导让教育回归本质,为此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学科间的距离,避免其产生陌生感[2]。还可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全身心参与进来,感受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价值,明确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从中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课堂上教师可播放生活中经常发生事情的视频材料,如家长接送孩子、为孩子做饭、辅导作业、 家人外出游玩等场景 结合这部分 面唤醒学生记忆,引导学生回想从哪些方面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使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 和交流。随后设计以下任务:(1)“亲情细节放大镜”,阅读单元内包含的三篇文章,用彩笔标记出描写父母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方面的词句,分析这些细节中包含的情感,探究作者写作时使用的修辞手法,说一说这样写的目的;(2)“实施对比阅读”,再次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同样以“亲情”为主题不同作者描写时存在的异同点,将获得的结果以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3)“亲情书信创作坊”,选择一位家人为其写一封书信,将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在信中表达出来,书信中应涉及本单元文章中包含的细节方面描写技巧,回忆与家人相处时的温馨画面。回到家中将信送给家人,下堂课说一说家人收到信件后的反应和表现,体会到书信在情感传递中的独特价值。
三、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加强师生及生生互动交流频率、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着推动作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实际授课期间,教师应重视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推动其各方面能力稳步提升,以此发挥情境创设及问题设计的优势[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包含四篇中外神话故事,开展大单元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索神话的特点、文化内涵及现实意义,并培养学生想象力及创造力,使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此,教师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神话世界的图书馆中蕴含许多珍贵书籍,然而这部分材料顺序被打乱且损坏,若你是图书馆的管理者会采用哪些方法修复书籍呢?”围绕这一问题情境教师可设计学习任务群:(1)“神话情节逻辑大挑战”,教师将本单元包含的四篇文章情节卡片打乱,发放到各小组中,其中涉及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各组成员利用探讨、交流的方式正确排列顺序,并借助语言描述故事发展脉络,还可对比不同神话故事的情节结构;(2)“中外神话面貌分析”,引导学生阅读单元素材,探究“中外神话故事人物的面貌具有哪些差异?为何会出现不同之处?”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查找材料等方式,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角度展开分析,根据得到的结果制作思维导图,进一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神话故事的魅力。(3)“神话精神辩论赛”,教师提出以下辩题“神话故事对现代生活是否具有启发作用?”,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正反方进行辩论,通过这种方式使其掌握神话故事中传递的精神及具有的现实价值。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设计情境与任务,有助于将传统“应试教育”转化成“素养培养”,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路径,可改善以往单一语篇教学存在的弊端,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了解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中积累更多写作经验,为学生创作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课堂活动,并设计难度适宜的任务,引导学生利用探讨、交流、合作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突破自我。
参考文献:
[1]陈月慈.浅析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9):54-56.
[2]陈丽彬.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J].天津教育,2025,(15):47-49.
[3]杨培培.大单元 大情境 大任务——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山东教育,2024,(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