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镇花椒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发展思路
莫琳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小河镇 小河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54606
引言:
小河镇坐落于巧家县东北部,国土面积 191.32 平方公里,地处海拔 701 到3950 米的牛栏江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 22% 左右,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山地占比 90% 左右。截止2022 年,全镇花椒种植面积32194 亩,干花椒产量850 吨,产值2210 万元。2023 至2025 年,由于种植管理技术、价格、老树自然死亡等原因,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近三年来,花椒价格低迷,干花椒均价26 元/ 千克,影响了花椒种植户种植花椒的积极性。
小河镇花椒种植有近百年的历史,主要种植青椒,花椒品质优,麻香味十足。小河镇种植的花椒现存大部分为 2017 年至 2018 年政府和林草部门组织种植,种植后采用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部分花椒低产低质。因此,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掌握花椒栽培管理生产技术、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打造花椒品牌、建立花椒销售体系是小河镇花椒产业发展的关键思路。
一、小河镇花椒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花椒栽培管理技术粗放
小河镇的花椒种植户为散户,加上劳动力缺乏,花椒种植后未进行栽培管理,导致 60% 的椒园低产低质。品质良好的花椒产量少,仅占市场的 55% 左右。小河镇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率 70% 以上,在家的留守劳动力多部分60 岁以上,没有掌握花椒种植管理技术的观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镇内大力发展水果、甘蔗等产业,加上花椒近三年来市场价格低迷,打击了农户种植花椒的积极性,部分农户开始缩减花椒种植园。小河镇花椒种植历史悠久,花椒品质好,对花椒园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是小河镇花椒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无配套农业基础设施
小河镇地处干热河谷,春夏季节高温干旱。小河镇的花椒种植园无蓄水池和灌溉系统。通过走访小河镇嘿格村、瓦房村、坝统村的部分花椒种植户,告知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间,由于高温干旱,花椒产量品质受到影响,花椒幼树和老树干旱死亡 6% 左右。
(三)花椒价格低迷
小河镇花椒的收购仅依靠镇内的 5 家零散收购商进行收购,运往昭通市进行销售。2022-2024 年,花椒收购均价 26 元 / 千克,但花椒的市场价为 50 元 /千克。由于中间商赚取差价和销售渠道的单一,导致集镇花椒市场价格低迷。
(四)无配套的花椒烘干贮存设备
花椒的干燥依靠传统的晾晒,当花椒采收后,如遇阴雨天,花椒的品质和成色大打折扣,影响销售和价格。2014 年林草部门给全镇 14 个村(社区)发放了 14 台花椒烘干机。供各村(社区)和花椒种植大户使用,但因功率过大、烘干核桃和花椒量大、没有专人进行管理而无法集中农户使用闲置。
二、小河镇花椒产业的发展思路
(一)引导花椒种植户掌握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小河镇的花椒种植,重栽培、轻管理。花椒栽培后,大部分农户未进行整形修建和施肥、病虫害管理,导致部分椒园花椒徒长,易发生病虫害,严重影响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小河镇花椒每亩产量 70-90 千克,椒园采用科学的生产栽培技术后,亩产可达 250-300 千克。
对椒园种植户进行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培训。让种植户掌握花椒整形修建、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对品种差产量低的椒园通过嫁接当地品质好的品种、鲁青无刺1 号等改善品种。
小河镇毗邻鲁甸县,鲁甸县的花椒产业发展较好,可以借鉴学习鲁甸县小寨镇、龙头山镇等花椒发展的经验。通过引进 2-3 名技术员,2026-2029 年在花椒生产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到各村(社区)教会农户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让椒园种植户掌握花椒的整形修建、施肥、病虫害防治、花椒良种嫁接等栽培管理技术。技术员亲自到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会椒园种植户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重点需掌握花椒 70 厘米定干后修建成自然开心形、花椒夏季摘果期修剪、冬季修剪施肥、树干刷白进行病虫害防治、春季花芽分化前堵尖、嫁接改良花椒品种等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通过科学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提升花椒的产量和品质。
(二)建设配套农业基础设施
小河镇地处山地,春夏季节高温干旱。花椒园需建设配套的农业基础设施。可率先在花椒相对集中的规模化椒园建设滴管系统。
嘿格村、瓦房村椒园相对集中,首先在嘿格村、瓦房村的椒园建立滴灌系统,干旱季节进行灌溉,再逐步推广。简易方案为:1、50 亩山地椒园修建 200m3 蓄水池,利用山地自然差,在高处建立蓄水池,通过沟渠引水和和收集雨水进行蓄水。2、水池出水口安装120 目网式过滤器;3、DN75 ㎝PE 管,沿主山脊铺设;4、分区:分5 个区,每区10 亩,各区支管首部安装闸门;5、DN40 ㎜PVC-U 管,沿等高线铺设;6、毛管:每行花椒树下铺设 1 条 Φ16mm ,壁厚 0.6mm ,滴头间距 40cm ,流量 2.8L/h 的内镶贴片式滴灌管。7. 灌溉:干旱季节进行灌溉,每次灌水约 10m3/ 亩,轮灌周期5-7 天。
(三)村集体经济公司牵头,按保底价收购花椒。
2022-2024 年,花椒价格低迷,本地 5 家摊贩收购干花椒为 20-26 元 / 千克,昭通市花椒收购价为 50 到 60 元 / 千克 ,由于中间中间商赚取差价,导致本地花椒价格低。小河镇毗邻鲁甸县,距中国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 60 公里,全程高速驾车仅需 50 分钟。2025 年西南地区最大的青花椒集散中心 - 中国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在鲁甸县开园。全国约 85% 的青花椒在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集散,产业园涵盖花椒收购、加工、销售冷链、物流配送等业务。有云南、四川、贵州、甘肃、山东、重庆等 300 余家收购商进驻,每天花椒交易量达 20万斤,有两万立方米的冷库。可通过临近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这一契机寻找收购商和合作商,将小河镇的花椒销售出去。
小河镇嘿格村花椒种植面积广,椒园集中,交通便利。由嘿格村集体经济公司统一收购全镇鲜花椒和青花椒,对花椒进行简易分选,统一销售。禁止散户低价倾销,由嘿格村集体经济公司对接收购商。镇政府、嘿格村集体经济公司成员、花椒种植户代表可前往昭通市、中国砚池山国际花椒产业园寻找优质收购商和公司,以市场价将小河镇的花椒销售出去。
多年的传统,小河镇一直销售干花椒。新鲜花椒价格为 16-20 元 / 千克,能把当地的鲜花椒销售出去,是销售花椒的关键思路之一。镇政府、村集体经济公司可利用各种资源,寻找优质收购商,在花椒收购季节,每日 16:00 点前将当天的鲜花椒集中发往收购商。
(四)进行绿色认证,提升产业品牌,加大对花椒的宣传力度
小河镇的花椒采用传统种植,病虫害防治主要通过清理椒园,冬季树干涂白,生长期间未使用农药,符合绿色食品认证。2025 年 2 月,县农业农村局让申报当地的绿色农产品认证,小河镇的花椒在申报之内,通过联合县农业农村局,选取镇内3-5 个花椒连片种植区,完成花椒绿色食品认证。
结合当地山地特色设计“小河青椒”品牌 Logo, 将干花椒分选,包装。在采用传统销售的同时探索新的销售渠道,通过抖音、微信宣传花椒的种植采收环节、烹饪教程并建立花椒网销渠道。
(五)配套花椒烘干贮存设备
小河镇种植花椒的椒农为散户,规模较小。采收花椒多采用自然晾晒,花椒采收一旦遇上阴雨季节,造成花椒品质成色差。
可联合 10 户左右采购小型热泵烘干机,每次烘干 100-200 千克花椒,同时可烘干核桃、砂仁、粮食等。设配总重200 千克,可拆装至三轮车运输,220伏家用电驱动,易操作可移动,农户接受度高。初步方案为:采用1、烘干主机:5 匹移动热泵烘干机低温除湿烘干,节能 70% ,保留椒麻素;2、烘干推车:带轮不锈钢六层托盘车, 60×80cm/ 层,承重 200 千克,兼容烘干 / 晾晒;3、真空封口系统:台式单式真空集 +PE 复合袋,抽真空 + 防潮防虫;4、智能监控:3 探头警的温湿度记录仪,防烘焦;5、贮存防潮箱:密封整理箱 + 硅胶除湿棒,50 升容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个数。每套设备预算 6000-8000 元,每户均摊600-800 元。
通过采用花椒烘干密封贮存设备,在花椒采收量大,花椒采收季节为阴雨天时,对花椒进行烘干,提升花椒的品质。
总结:
综上所述,小河镇花椒产业通过掌握花椒生产栽培管理技术、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村集体经济公司统一收购花椒销售、进行绿色认证和提升产业品牌、配套花椒烘干贮存设备,从而提高花椒的产量和品质,提升花椒的价格。花椒产量从 70-90 千克 / 亩提升到 200-300 千克 / 亩,花椒价格从 20-26 元 / 千克提升到 50-60 元 / 千克,每亩花椒产值从 1400-2340 元 / 亩提升到 10000-18000元/ 亩。促进了本镇花椒产业的发展和椒农的增收。
参考文献:
[1] 崔萌 . 花椒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种植技术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16):67-69.
[2] 慈仪明, 武斌, 金光辉, 等. 临夏州花椒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J].甘肃林业 ,2025,(04):26-28.
[3]何继梅,陈霖,赵汉齐.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机械化采摘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 ,2025,15(06):8-13.
[4] 王赞 . 打造特色品牌赋能花椒产业 [J]. 果农之友 ,2025,(04):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