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论加强党建促进国企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策略及路径

作者

江嫦瑾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 广东深圳 518057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战略大方向始终坚定,从“向科技进军”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我国国有企业科技事业不断创新。之所以能够把握正确的方向,取得显著的成绩,党建工作对于我国科技创新所起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都能够体现出自身发展特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以及科技创新步伐也不断加快,对于企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要想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必须从政治引领、文化培育、人才支撑、制度保障等多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探索,支撑企业科技与业务紧密融合,相互促进,为更好提升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一、党建促进国企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概念及核心内容

党建促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指的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力、凝聚力与号召力,形成以政治引领、文化培育、人才支撑、制度保障为核心的党建支撑体系,将深层次党建工作融入到‌科技创新全过程,突破单一技术,所形成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在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中,党建工作重点包括政治引领与战略协同、文化赋能与生态培育、制度融合与机制创新以及党建协同与人才驱动,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政治引领与战略协同。在对科技创新予以强调后,确定好‌思想定向,确保科技创新与契合战略发展有机结合。同时,结合自身企业业务和项目动态,保证党组织覆盖与科技创新链的对应性;第二,文化赋能与生态培育。以党建培育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潜能,形成良好企业文化,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大环境;第三,制度融合与机制创新。形成“同谋划、同考核”的联动体系,在党建考核过程中嵌入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指标。同时,发挥党组织统筹协同作用,优化科研布局‌;第四,党建协同与人才驱动。党建规划须考虑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并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紧密度的加深,形成生态联结,最终形成“党建强”与“科技强”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党建促进国企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立体化科研管理体系的形成

国有企业要想持续、稳健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是关键。加大党建力度,可以将党的思想精神嵌入到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中去。这样一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不仅更具方向性,而且还能够体现出科学性、合规性,促进企业形成科技规划、项目管理、成果转化、成果建立以及团队建设紧密结合的立体化科研管理体系,并在管理体系中充分体现党委“把管保”职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有利于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的建设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加大党建力度,可以实现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落实。通过传递和灌输党的思想精神,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这样一来,可以促进现有人才不断优化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思想素质,加快人才成长步伐。同时,也可以吸引一些思想觉悟高的领军型科技人才加入到科技人才队伍中来,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利保障,体现出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有利于制度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加大党建力度,可以为科技创新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指引,确保各项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时,党建工作内容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应用到科技创新中,相应的制度也更能够兼顾当前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党的方针政策,进而充分发挥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加强党建促进国企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策略及路径

(一)以“党建链”赋能“创新链”,突出政治引领的方向性

首先,国有企业应积极构建和完善“党建链”,结合自身科技创新需求,形成‌方向引领机制‌。具体来说,要能够实现党委研究讨论程序前置,在确保科技创新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同频共振基础之上,通过党组织讨论,深入分析企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等问题。同时,要应当引入和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对于所确定的科技创新决策要能够实现决策前评估—决策中执行—决策后跟踪,确保企业科技创新与党的思想精神紧密衔接;其次,可以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在明确“党建链”各项权责的同时,要进一步将各岗位职责对应至“创新链”上,并实现责任追溯,实现党建与创新资源协同配置,督促企业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

(二)加快实现企业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突出文化培育的针对性

国有企业应在党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过程中,嵌入科技创新内容,要能够从思想铸魂、战略锚定以及精神传承三个维度出发进行:基于思想铸魂,可以在价值观融入类、能力提升类以及团队凝聚力等各项党建会议和活动中,将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论述作为“第一议题”,并结合企业企业文化典型和发展侧重点,细化党的科技创新相关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促进企业各层级职工全面了解和掌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基于战略锚定,具体党建活动要能够突出企业发展大趋势、具体业务项目需求,进而提出科技创新需求,鼓励企业各层级共同努力,实现科技攻关;基于‌精神传承,在开展党建活动过程中要能够充分应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现代化信息传递、共享渠道,弘扬科技精神与工匠精神,打造企业“科创先锋”、“揭榜挂帅”等文化品牌,促进先进的思想精神更好地渗透到科技创新中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突出人才支撑的力量

国有企业应当在党建推进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过程中,须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定期或者动态组织一些科技人才内部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而且还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通过学术交流、外部合作等方式,优化相关人员知识结构,丰富其知识储备,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其更好地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同时,还应当加强构建和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实现相应机制上的高效性、灵活性。具体通过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系统、精准反馈人才科技创新产能,并将其创新绩效与绩效直接挂钩,提升科技人才工作主观能动性,进而充分发挥党建促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作用。

(四)完善党建配套规章制度,突出制度保障的有力性

国有企业应当不断完善党建配套规章制度,在对自身“卡脖子”技术攻坚、‌前沿技术布局等科技创新需求进行专项调研之后,完善党建工作大框架、新内容。对于制度框架完善,要能够构建党建与科技创新融合框架,涵盖从严治党、现代企业制度及改革发展任务等三个模块内容;对于新内容的充实,要将党的最新思想精神贯穿战略规划、项目立项、研发实施、成果转化、推广应用、迭代优化等各流程,明确各流程可以开展党建活动的关键点及具体活动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实效,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生态建设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祺 ; 符文鑫 . 党建引领强发展 , 品牌赋能创先锋 [N]. 海南农垦报 ,2025-01-10.

[2] 管建霖 , 李舒君 , 韩晓慧 , 张有飞 . 用高质量党建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N]. 张家口日报 ,2022-10-15.

[3] 安海波 . 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J]. 中国煤炭工业 ,2023(06)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