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策略探究

作者

陈宇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广东省肇庆市 526000

引言

数字技术发展推动传播方式变革,短视频已成为公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面对用户注意力碎片化和平台算法主导的传播环境,传统新闻媒体亟需调整传播策略以适应新生态。当前新闻短视频存在内容同质化、传播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如何有效利用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的优化路径,为行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短视频平台特性与传播逻辑

短视频平台的核心特性在于其高度碎片化、算法驱动和强互动性,内容通常被压缩在几十秒至几分钟内,要求信息高度凝练且具备视觉冲击力,以适应用户快速滑动的浏览习惯。平台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分发,使得传播逻辑从传统的单向推送转变为兴趣匹配模式,新闻内容必须符合算法偏好才能获得广泛曝光。此外,短视频的社交属性强化了用户参与,点赞、评论、分享等互动行为直接影响内容的传播广度,使得新闻传播不再仅依赖媒体权威,而是更依赖于用户的主动参与和二次传播。这种传播逻辑促使新闻媒体必须调整生产模式,从严肃叙事转向更具娱乐性和情感共鸣的表达方式,同时平衡新闻真实性与传播效率。

2 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

新闻媒体在短视频平台上面临内容适配、公信力维护和商业可持续性等多重挑战,短视频的娱乐化倾向与传统新闻的严肃性存在冲突,过度迎合算法可能导致新闻深度和客观性被削弱,甚至引发虚假信息或煽情化报道的问题。同时,平台流量分配机制的不确定性使得媒体难以稳定触达目标受众,部分优质内容可能因不符合算法偏好而被淹没。此外,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广告和流量分成,新闻媒体在商业变现上相比娱乐、生活类内容处于劣势,难以实现可持续运营。如何在快速传播的环境中保持新闻专业主义,同时适应平台规则和用户需求,成为新闻媒体转型的关键难题。

3 新闻短视频传播策略

3.1 优化内容生产,提升新闻吸引力

新闻短视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质量,媒体需要在有限的时长内精准传递关键信息,同时兼顾用户的观看体验。选题应聚焦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和公众关切的话题,确保内容具备时效性和公共价值。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快速响应并发布短视频,抢占第一落点,满足用户对即时信息的需求。叙事方式需要简洁高效,避免冗长铺垫,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在前5 秒内设置强吸引力元素,如悬念、冲突或关键画面,迅速抓住用户注意力。视觉呈现上,应充分利用动态影像、数据可视化、字幕标注等元素,弥补短视频信息密度不足的缺陷。对于复杂新闻事件,可采用分集连载或系列报道的形式,既保证单条视频的轻量化,又维持内容的深度和连贯性。

3.2 精准用户运营,增强互动黏性

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效果高度依赖用户互动,新闻媒体需要构建精细化运营策略,以提升用户黏性和内容扩散力。首先,通过数据分析明确核心受众画像,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内容。例如,年轻用户更偏好轻松幽默的解读方式,而中老年用户可能更关注民生政策和社会新闻。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兴趣点调整语言风格、画面节奏和内容侧重点,以提高内容的匹配度和接受度。其次,设计互动机制,如设置话题讨论、发起投票或挑战赛,鼓励用户评论和转发,提升内容的社交传播力。可以在视频结尾设置互动问题,引导用户留言,或利用平台提供的弹幕、点赞等功能增强参与感。此外,可建立粉丝社群,通过直播、问答等形式增强用户归属感,将一次性观众转化为长期订阅者。定期举办线上活动,如新闻解读直播、专家连线等,进一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3.3 适配平台算法,提高内容曝光

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分配高度依赖算法推荐,新闻媒体需要深入理解并适应其规则,以提高内容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研究平台的热门标签、推荐机制和流量高峰时段,调整发布时间以匹配用户活跃期。例如,早晚通勤时段、午休时间等通常是用户刷视频的高峰期,选择在这些时段发布新闻内容可以增加触达率。优化标题和封面设计,采用悬念式或问题式引导,提高点击率。标题应简洁有力,突出新闻核心,封面图需具有视觉冲击力,避免过于平淡或模糊。内容结构上,前几秒需设置强钩子,如震撼画面、关键信息或悬念问题,避免用户划走,同时确保完播率,这对算法权重至关重要。

3.4 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媒体公信力

在信息过载的短视频环境中,媒体品牌成为用户选择的关键依据,新闻媒体需要通过品牌建设巩固公信力和影响力。统一视觉风格,如标志性片头、色调和字体,增强识别度。可以在每条视频的开头加入品牌标识,强化用户记忆。突出专业性和权威性,尤其在重大事件报道中,以准确、客观的内容区别于自媒体。可以通过专家解读、权威信源引用等方式提升内容的可信度。可打造特色栏目或主持人 IP,通过人格化表达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同时保持新闻严谨性。例如,设立固定的新闻评论员或记者出镜环节,让用户形成熟悉感和信任感。此外,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设置辟谣专栏或深度解读板块,及时澄清虚假信息,巩固公众信任。品牌合作上,谨慎选择商业伙伴,避免过度商业化损害公信力。可以通过公益内容或社会倡导类视频强化品牌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用户好感度。

3.5 探索多元变现,保障可持续发展

新闻短视频的商业化是长期运营的关键,媒体需要探索多元变现模式,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可尝试平台流量分成,但需平衡内容质量与流量导向,避免低质化。部分短视频平台会根据播放量、互动量等指标给予创作者分成,新闻媒体可以通过优化内容提高收益,但需坚守新闻原则,避免为追求流量而牺牲专业性。开发定制化内容合作,如为政府机构或企业制作信息短视频,拓展 B 端市场。例如,与政府部门合作制作政策解读视频,或为企业提供品牌故事短片,既满足客户需求,又增加收入来源。此外,探索会员制或付费专栏,针对深度报道或独家内容设置门槛,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可以推出系列专题报道、背景分析等高质量内容,吸引愿意为深度信息付费的用户群体。最后,可申请媒体扶持基金或参与平台创作者计划,获取额外资金支持,同时保持内容独立性,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收入来源。通过多元化变现策略,新闻媒体可以在保障内容质量的同时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结束语

短视频平台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需要在保持新闻专业性的同时,适应平台特性和用户需求。通过内容创新、技术应用和运营优化,新闻短视频可以实现社会价值与传播效果的双赢。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习惯变化,新闻媒体仍需持续探索更高效的传播模式,在信息浪潮中坚守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雅斯 . 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技术优化 [J]. 新闻采编 ,2024,(06):51-52.

[2] 业 德 静 . 短 视 频 平 台 在 新 闻 传 播 中 应 用 研 究 [J]. 中 国 报业 ,2024,(24):24-25.

[3] 钟宣 . 新闻短视频的发展思考 [J]. 中国地市报人 ,2023,(01):90-91.

[4] 马彦军 . 时政新闻的短视频传播转型策略研究 [J]. 新闻文化建设 ,2023,(02):134-136.

[5] 俞 伟 蓉 . 短 视 频 新 闻 传 播 优 化 路 径 探 析 [J]. 新 闻 研 究 导刊 ,2023,14(0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