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森林消防队伍应急响应能力与灭火效率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邓世林

米林县森林消防中队 860500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意义重大,但频发的森林火灾,给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冲击。近年来,全球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规模呈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森林消防队伍作为应对森林火灾的核心力量,其应急响应能力与灭火效率影响重大,因此探究其提升路径十分必要。

一、完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体系

(一)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

整合多种监测手段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网络,是构建森林火灾监测预警体系的核心目标。对大面积森林区域进行宏观监测时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可捕捉森林火灾的早期迹象,让监测人员快速获取火灾的大致位置和范围,为后续行动提供初步指引。无人机和直升机搭载的热成像仪、高清摄像机等设备开展的航空监测,能对重点林区和疑似火点进行近距离、高分辨率的侦察,精确呈现火灾现场的详细情况,包括火势蔓延方向、强度以及周边地形地貌等信息,让监测更精准。

在林区内合理布局瞭望塔、视频监控摄像头等设施的地面监测站点建设同样关键,借助传感器实时监测林区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以及烟雾浓度等环境参数,这些数据是判断火灾风险的重要依据。建立网格化巡查制度,明确护林员的责任区域,能让护林员的地面巡查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林区每个角落都能得到有效监控,弥补技术监测可能存在的漏洞。

(二)提升预警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

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是提升预警信息准确性与时效性的基础,该系统可对来自不同监测手段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处理,去除无效信息,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识别潜在的火灾风险因素,预测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让预警更具前瞻性。结合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数据,综合考虑气温、降水、湿度、风力等气象条件以及林区的植被类型、地形地貌等因素,构建出的火灾预警模型会更加精准。

系统监测到异常情况时,必须迅速发出预警信息,通过手机短信、社交媒体平台、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及时传递给森林消防队伍、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周边居民,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被接收。建立预警信息反馈机制也很重要,及时收集和分析预警信息的接收和响应情况,根据实际反馈对预警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森林消防队伍争取更多的应急响应时间。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强林区交通道路建设

林区交通道路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森林消防队伍能否快速抵达火灾现场,加强林区交通道路建设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加大对林区防火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质量,为消防车辆的通行创造良好条件。新建防火道路时,充分考虑林区的地形地貌、火灾风险分布以及森林消防车辆的通行需求,合理规划道路路线,确保道路能够覆盖重点林区与火灾高发区域,让消防队伍在这些区域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到达。

对现有林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同样不容忽视,拓宽狭窄路段,改善路面状况,修复破损路面,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能减少车辆通行时的阻碍。在道路沿线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和指示标志,方便森林消防队伍快速找到火灾现场,节省宝贵的时间。建设连接林区内外的应急通道,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森林消防队伍能够顺利进出林区,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与效率。

(二)完善消防水源与储水设施

消防水源是森林火灾扑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完善消防水源与储水设施能为灭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林区内合理规划和建设消防水池、水井、水罐等储水设施,可增加消防用水的储备量,避免火灾发生时出现缺水的情况。结合林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建设引水工程,将河流、湖泊等水源引入林区,可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源供应,解决部分林区水源不足的问题。在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区域建设高位水池和输水管道,利用地形高差实现水压供水,可提高灭火效率,让水流更有力地到达火灾区域。

配备消防水罐车、便携式储水袋等移动储水设备,便于在火灾现场灵活调配水源,应对不同位置的灭火需求,定期对消防水源和储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能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正常运行,避免在火灾发生时出现设施故障。建立消防水源信息管理系统,对林区内的水源位置、储水量、水质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可为火灾扑救提供准确的水源信息支持,让消防队伍能快速找到合适的水源。

三、优化森林消防队伍建设

(一)提高队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

森林消防队伍队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灭火作战的效果,提高队员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是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队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提高队员的准入门槛,优先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身体素质良好且热爱森林消防事业的人员,能从源头上保证队伍的质量。制定系统、科学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队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森林火灾的发生机理、发展规律、扑救方法、安全避险知识以及各类灭火装备的操作使用等,让队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邀请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一线消防员进行授课和现场指导,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多种方式,可提高队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实际火灾时更从容。

(二)优化队伍结构与管理机制

合理优化森林消防队伍的结构,能让队伍的力量得到更有效的发挥,根据不同地区的森林资源分布、火灾风险等级以及任务需求,科学配置队伍的规模和人员组成,可避免人力浪费或不足的情况。建立包括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半专业扑火队伍以及群众义务扑火队伍的专业化、层次化队伍体系,明确各层次队伍的职责和任务,加强队伍之间的协作与配合,能形成强大的灭火合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作为火灾扑救的主力军,承担重点林区和重大火灾的扑救任务;半专业扑火队伍作为辅助力量,负责一般林区和小型火灾的扑救;群众义务扑火队伍则主要参与火灾预防和初期火灾的控制。完善队伍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的日常管理和纪律建设,明确队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加强对队员的考核评价,能激励队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森林消防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与灭火效率,涉及监测预警、基础设施、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通过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提升预警准确性与时效性、加强林区交通与水源建设、优化队伍结构与管理等举措,能够显著增强队伍应对森林火灾的能力,这些举措共同助力于森林消防实战能力的提升,为高效防控森林火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郝锦程 . 消防指挥中心灭火救援响应与指挥调度能力提升策略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5,11(3):28-30.

[2] 许弟勤 . 森林草原防灭火中的智能监测与应急响应机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农业科学 ,2025(4):077-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