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简谈电台文学节目编辑

作者

耿巧珍

唐山市丰润区融媒体中心 河北唐山 064000

我 1999 年 1 月参加工作,就职于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台,26 年来,扎根电台一线,做编辑、主持为一体的主持人。有 20 年时间,编辑、主持晚间文学节目。编辑、主持的文学节目,曾获得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节目评比二等奖,三等奖;十几次获得唐山市广播电视协会节目评比一等奖。2021 年度文学节目《聆听》、2022 年度文学节目《唐诗赏析》,获得唐山广播电视推优活动,优秀栏目奖(一等奖)。多年来,我所主持的文学节目,在唐山丰润当地,是听众心目中的品牌栏目,具有深远的影响。现就所主持的文学节目编辑,谈谈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电台,作为声音符号的传播媒介,通过声音,激发听众的想象和情感共鸣,增强个人情感的代入感。研究表明,人们对听到的信息记忆更深刻,能通过声音,触发过往情感和记忆,形成独特的听觉体验。

电台文学节目,通过声音媒介,传播文学作品,将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使文学作品突破地域性和阅读障碍,用声音抵达、不同的受众通过对声音的聆听,消陨不同文化的差别。谈到这里,不禁想到了 2008 年,美国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出品的剧情(爱情片)电影《朗读者》。主要剧情是——

1958 年,15 岁的迈克与 36 岁的汉娜秘密相恋,他们的秘密恋爱的主要情节,就是汉娜痴迷地听迈克朗读。八年后,作为一名律师,迈克在纳粹战犯审判中,意外遇到汉娜,他这才发现,汉娜是个文盲。但她因为对文盲身分的羞耻感,故意隐瞒文盲身分,而获重罪,被判终身监禁。这一发现,让迈克重回少年那段秘密相恋时光,重现汉娜听他朗读时,心醉神迷的神情,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悸动……

迈克当年为汉娜朗读世界文学名著,就是通过对文学语言,声音形式的再现,借助爱情,对汉娜心灵的抵达,所产生的撼动心灵的效应。亦是汉娜,超越文化的局限,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对人类精神世界,心灵世界深深地热爱与向往……

作为一名文学节目编辑、主持人,编辑主持文学节目三年后,我即谙得,文学节目编辑的灵魂,即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组织、选择,声音的再现,蕴含在声音中的终极的人生价值的体现,其核心就是爱。不仅是上述电影《朗读者》中的两性之爱,更是其上的升华,它的本质是无私,是服务于这个时代所有处在迷途中众生。通过文学编辑、取材,选取最能抵达他人内心的声音。借助于背景音乐,主持人的播音艺术,营造安静,深入的享受空间。让文学以有声的形式,再次返回人间,于喧嚣的世界,营造一处人人向往的精神的空间、家园,以情动人,是电台文学编辑的核心价值,主要职责。

细分下来,如 30 分钟节目的开篇文稿的选取、安排,选择的文学作品,它所具备的意义和价值,通过主持声音再现后,所达到的效果,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先声制人,一下抓住听众的心(不仅是老听众,更是刚刚打开收音机,调到这频率的听众),就是重中之重。

就节目开头,选取曾在大众中产生深远影响的,能够充分引发听众共鸣的短小篇幅的文章。如朱自清那篇情真意切,慨叹时光流逝的《匆匆》,这样经典的篇目,作为有声艺术形式,只要能以共鸣形式,抵达听众的心灵,在以直播形式再现的文学节目主持的互动中,据听众要求反应,会想听到第二次第三次,再次享受声音所传达出的文章的意蕴、影响。当然,有好的编辑功力还不行,这对节目的主持人声音再现的艺术,也有要求。

文学节目的开头,吸引听众关注,除了以共鸣性强的,短小篇幅文字的抓心,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节目前,提前梳理经过时间沉淀的,亲身经历的,最打动自己的故事,亦或因此而有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如对安静心灵的渴望、对活出自我的向往)心得。

上直播前,将其抒写下来,直播时,适时可做口语改变,或适当加工。因为亲身经历过,思想过,开头的表现方式,比选取短小篇幅共鸣性强的文章,更能打动人心。万事开头难,编辑的节目开头“打”出去了,就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刚才谈的是文学节目开头的编辑,以 30 分钟文学节目为例,节目整体的编辑,亦以营造安静,深入的享受空间,让文学以有声的形式,再次返回人间,于喧嚣的世界,营造一处人人向往的声音的空间、家园,以情动人,为主要职责。

和开头不同的是,整体节目的流程,通过以本期主题的文章的选择,使编辑选择的为主体服务的的不同文章、串联语,文章语言的前后烘托,整体的运行。通过主持人的表述,恰如行云流水,于一天忙碌后,做为心灵的休息,潺潺地从听众心头流过。节目进程中,电台通过直播互动等形式,和听众建立直接的联系,形成社群效应。听众可通过留言、评论参与节目,增强对编辑的节目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自幼喜欢文学,工作后,通过编辑、主持文学节目,参阅大量当代文学期刊、资料,编辑选材的倾向上,注重时新性、因当今时代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对自我心灵的关注的缺失性为原则。节目编辑中,这些文学体裁的选择,亦是我的心灵取向。

节目整体编辑、主持上,秉承着对世人的爱,尽管力量微小,对试图对听到这个节目的人,做心灵的抚慰。我想,这也是我编辑,主持的文学节目,在当地有影响的原因。这使我体会到,做节目就如做人。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编辑主持文学节目,心里都是听众,每一期,都以真诚、善良为根基,为他人着想,试图达成心灵的沟通,这个节目将无往不胜。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电台将通过数字化升级,与跨界融合,将从传统“声音媒介”进化为“智慧音频生态”,在车载、家庭、社区等场景中持续创造价值。但无论怎样改变,声音的伴随性,情感共鸣属性,优质的与心灵相和的文学节目,无疑走在情感共鸣的先锋,编辑出好的文学节目,仍是广播发展路途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内容。所以,我对未来,对电台文学节目的编辑、主持,充满信心。

感恩命运,让我扎根电台基层,做一个文学编辑兼节目主持人。感恩阅读这篇论文的您,通过对过往的回顾,我们一起感受了编辑、主持文学工作的幸运与轻松。感恩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