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时代国有石化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

寇田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 陕西延安 716000

1 引言

国有石化企业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生产经营覆盖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加工、仓储运输、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具有投资规模大、业务环节多、廉政风险高、社会关注度强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国有石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强化,但行业特有的“项目周期长、审批权限集中、上下游关联复杂”等属性,仍使腐败风险呈现出隐蔽性强、传导性快、危害范围广等特征。“三不腐”一体推进战略的提出,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系统思路:“不敢腐”强调通过严厉惩处形成震慑,“不能腐”侧重通过制度约束压缩腐败空间,“不想腐”注重通过思想教育筑牢防线。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然而,当前部分国有石化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中,仍存在“惩防教”脱节现象:惩处力度与制度完善不同步,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两张皮,难以形成叠加效应。因此,立足石化行业特点,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推动“三不腐”有机融合,成为新时代国有石化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2“三不腐”一体推进视角下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路径

结合石化行业特性,国有石化企业需从制度设计入手,推动“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有机融合,构建系统完备的纪检监察体制机制。

2.1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机制,构建精准惩处体系

2.1.1 建立“重点领域靶向惩处”制度

针对石化行业腐败高发的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油气田开发等领域,实行“一案双查”“专项整治”联动机制。例如,在工程建设领域,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工程管理、审计部门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围标串标、行贿受贿的企业和个人,不仅严肃查处责任人,还将相关主体纳入行业禁入名单,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某国有石化企业针对页岩气开发项目中的腐败问题,推动修订《油气田开发项目廉政管理办法》,使同类项目违规率下降70% 。

2.1.2 完善“快查快办”响应机制

结合石化项目分布广、跨区域作业的特点,建立“总部—区域—项目”三级纪检监察联动网络,实行“线索直报、案件督办”制度。对重大腐败线索,由总部纪检监察部牵头,联合区域纪检组、项目纪委组成专案组,确保 3 日内启动核查、15 日内形成初步结论,避免因层级过多、流程繁琐导致线索流失。某石化企业在海外炼化项目中,通过该机制快速查处设备采购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3 亿元。

2.2 健全“不能腐”的约束机制,织密制度防控网络

2.2.1 创新“权力清单 + 流程再造”制度

针对石化行业审批权限集中的问题,梳理“关键岗位权力清单”,明确勘探开发审批、大额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权力的边界与流程。例如,在物资采购环节,将“供应商准入、价格核定、合同签订”等权限分解至不同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嵌入“节点监督”,通过电子审批系统实现全程留痕,杜绝“一言堂”式决策。某石化企业通过流程再造,使采购环节廉政风险点减少 62% ,采购成本降低 8% 。

2.2.2 构建“智慧监督”技术防控体系

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生产经营全流程的廉政风险预警平台。在油气储运环节,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控罐区操作、运输轨迹,系统自动识别“异常卸料、偏离路线”等风险行为;在财务审批环节,通过数据比对分析,预警“同一供应商高频结算、关联企业异常交易”等可疑线索。某石化企业的智慧监督平台运行以来,自动识别风险点 327 个,推动整改问题 215 项,实现了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警”的转变。

2.3 优化“不想腐”的教化机制,筑牢思想防线。

2.3.1 打造“行业特色廉政教育”体系

结合石化行业历史传统与岗位特点,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对领导干部,聚焦“能源安全责任与廉政担当”,通过红色教育基地(如延长石油历史纪念馆)传承“艰苦奋斗、廉洁从业”精神;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案例警示 + 情景模拟”教育,用本行业查处的工程腐败、安全事故背后的廉政问题案例,增强代入感;对一线员工,通过“安全廉洁双承诺”活动,将廉政要求融入操作规程。某石化企业通过该体系,员工廉洁认知度提升至 98% ,主动申报关联关系、利益冲突等事项的数量同比增长 40% 。

2.3.2 建立“廉洁文化浸润”机制

将廉洁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场景,在油气田井场设立“廉洁责任区”,在炼化车间悬挂“岗位廉洁格言”,在项目工地设置“廉政公示栏”,使廉洁理念可视化、场景化。同时,开展“廉洁家庭”创建活动,通过家属座谈会、廉政家书等形式,筑牢“八小时外”的监督防线。

2.4 完善“正向激励 + 容错纠错”制度

区分违纪违法与工作失误,建立“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实施细则:对在技术创新、项目攻坚中因探索失误导致的偏差,予以容错;对主动报告问题、积极整改的,从轻处理;对廉洁从业、业绩突出的,在晋升、评优中优先考虑。某石化企业通过该制度,既保护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明确了廉洁底线。

3 结束语

新时代国有石化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机制创新,必须立足行业特性,以“三不腐”一体推进为核心,构建“惩处、防控、教化”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通过强化精准惩处的震慑力,让腐败行为“付出代价”;通过完善制度约束的防控力,让腐败行为“无机可乘”;通过深化思想教育的感召力,让廉洁理念“入脑入心”。唯有三者有机融合、同向发力,才能为国有石化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参考文献:

[1] 白玉石 . 新时代纪委执纪监督队伍的专业化素养提升与能力锻造 [J]. 区域治理 ,2025(5):0026-0028.

作者简介:寇田(1982.05- ),男,汉族,陕西黄陵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政工师职称;研究方向:企业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