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探析

作者

西绕玉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续迈乡人民政府

农业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粮食安全以及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西藏高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深入探究这些特征,并据此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对于推动西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当地生态平衡以及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原农业病虫害发生特征

1.1 病虫害种类地域性显著

西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其农业病虫害种类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这一局面。在农作物病害领域,条锈病、白粉病以及青稞云纹病均属于常见且危害程度较大的病害类型。其中,条锈病主要对青稞等禾本科作物造成危害。病菌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橙黄色的夏孢子堆,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产量大幅下降,白粉病则会使作物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阻碍植株的正常生理功能,削弱其抗逆性,青稞云纹病对青稞茎秆以及叶片造成危害形成云纹状病斑,影响青稞养分运输、生长。

虫害方面,蚜虫、地下害虫(如地老虎、金针虫)以及麦秆蝇构成强项。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作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曲变形,同时还会传播病毒病进一步加重作物受害层次。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最重要危害作物根部、茎基部,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严重影响作物产量,麦秆蝇则幼虫蛀食作物茎秆可破坏植株输导组织,导致植株枯死。以具体数据为例,青稞条锈病在日喀则、山南等青稞主产区年均发生面积超过30 万亩。在这些受灾区域,青稞产量往往会受到 10%~30% 不等的减产影响,对于依赖青稞种植为生的当地农民来说,条锈病的爆发会给他们的经济收入带来巨大损失,也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粮食安全。

1.2 发生规律受气候影响明显

西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进而对病虫害的越冬存活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很多病虫害由于无法适应低温环境而死亡,这在一定档次上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基数,不过伴随全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西藏地区也发生暖湿化的变化,这种改变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造成新的影响。以蚜虫为例,蚜虫是一种喜温害虫,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繁殖生长。暖湿化势头使得西藏一部分地区气温升高,为蚜虫繁殖供给更有利的条件,气候变动还影响病虫害的迁飞以及扩散规律。一些原本不在西藏地区常发的病虫害,会伴随气候条件改变而迁入,并在当地定居繁殖,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系统带来新的挑战。

2 结合西藏实际情况的病虫害防治建议

2.1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奠定健全西藏地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是保障当地农业安全生产、实行病虫害有效防治的重点基石。西藏地域广阔,不一样区域气候条件、作物种植结构差异显著,这使得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所以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完善监测网点布局。

一方面要根据西藏各地区地理特征、作物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监测站点,确保监测范围能够覆盖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在监测网点建设过程中,要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智能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气象监测站等,这些设备能够自动采集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发生时间以及环境气象数据等信息,大幅提升监测效能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是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力量。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引进同时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经过定期组织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进而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病虫害监测技术以及方法,熟练运用监测设备实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同时要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制度,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

2.2 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具有环保、安全、可持续等优点。在西藏地区可以尽可能减少损耗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开展天敌昆虫繁育以及释放工作,针对蚜虫等害虫,可以繁育以及释放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经过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病害,如运用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利用木霉菌防治作物真菌病害等,这些微生物制剂具有高效能、低毒、无残留等特点且对环境、人体健康无害。为了鼓舞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一方面对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以及帮助,降低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本、风险,对购买生物防治制剂、物理防治设备农户给予资金补贴,对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种植的农产品给予价格补贴或市场优先收购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科研机构应加大在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研究投入,开发合适西藏地区特点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及产品。同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加大与科研机构联手力度然后将成熟的绿色防控技术马上推广到农民手中,经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法,提升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认识以及掌握水平,确保绿色防控技术结果和可操作性。

3 结束语

西藏高原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病虫害动态,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藏高原农业病虫害将得到更有效地防治,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中芹, 王飞翔. 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建议探析[J]. 农业与技术,2017, 37(13):2.DOI:10.11974/nyyjs.20170732037.

[2] 郭佳君. 现阶段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建议探讨[J]. 河北农机, 2013(5):1. DOI:10.3969/j.issn.1002-1655.2013.05.063.

[3] 张双 . 我国农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建议分析 [J]. 农家参谋 , 2019.DOI:CN KI:SUN:NJCM.0.2019-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