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作者

余雪君

筻口镇中心小学 414113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究。批注式阅读则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通过批注记录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疑问,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阅读习惯养成来看,它促使学生主动阅读、深入思考。在批注过程中,学生需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不放过字词、语句、段落等细节,久而久之,能养成专注阅读、细致探究的好习惯,为终身阅读奠定基础。在思维能力提升上,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质疑、分析、评价。面对文本,学生要提出疑问、剖析内容、发表见解,这一系列思维活动锻炼了逻辑、批判与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深刻。

2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2.1 学生批注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批注能力差异显著。部分基础较好、阅读习惯佳的学生,能快速理解文本,运用多种批注方法,批注内容丰富且深刻,涵盖对字词赏析、情节质疑、情感感悟等多方面。然而,不少学生存在明显不足。一些学生缺乏批注意识,不知从何下手,面对文本只是机械阅读,难以主动思考并记录想法。还有些学生虽尝试批注,但方法单一,多局限于简单符号标记,文字批注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多为复述文本内容,无法提出独到见解。

2.2 教师指导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

教师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指导起着关键作用,但目前指导存在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一方面,教学缺乏系统规划。部分教师未根据不同年级、文本类型和学生特点制定循序渐进的批注教学目标与方法。低年级侧重符号批注和简单文字批注,高年级应引导深入赏析和个性化感悟,但实际教学中界限模糊,导致学生批注能力提升缺乏梯度。另一方面,指导针对性不足。

2.3 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能推动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开展,但当前评价存在诸多问题。评价标准模糊。教师多凭主观感受评价学生批注,缺乏明确、细化标准,如批注内容的创新性、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准确性等无具体量化指标,导致评价结果主观性强、随意性大,难以客观反映学生批注水平。评价方式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和互评参与度低。教师评价虽专业,但缺乏学生视角,易忽略学生自身感受与需求;学生自评和互评能促进相互学习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却因组织引导不足未充分发挥作用。

3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引导策略

3.1 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批注任务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差异,循序渐进、分层设计批注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识字量有限、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可从简单的符号批注入手,如用“△”标出生字词,用“?”标记不理解的地方。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文字批注,先写简短的感悟,如对文中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2 示范引领,传授批注方法技巧

教师的示范引领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亲自进行批注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传授批注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先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进行批注,解释其含义和表达效果,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批注“一个‘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风拂过,江南大地变绿的生机勃勃之景”。

3.3 多元互动,营造良好批注氛围

营造良好的批注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批注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组织多元互动的批注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批注、同桌交流批注心得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批注想法,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拓宽思维视野。

3.4 联想式批注

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文本中的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其他相关文学作品或知识等,并在旁边进行批注记录。联想式批注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在阅读《草船借箭》时,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像诸葛亮一样运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从而在旁边批注:“诸葛亮在面对周瑜的刁难时,没有慌张,而是冷静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明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像诸葛亮一样,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教学是一种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有效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实践探索,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增强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激发批注兴趣、传授批注方法、给予充分时间、鼓励个性化批注等引导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要让学生掌握质疑式、感悟式、赏析式、联想式等常见的批注类型;要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批注进行全面评价。

参考文献:

[1] 谈“批注式阅读”[J]. 孙立权 . 吉林教育 ,2007(12)

[2] 思维能力提升: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方向[J]. 余一鸣; 姚树义. 中学语文教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