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的研究
王晓玲
长春市九台区庆阳中心学校 130518 130518
一、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指以美术学科为基础,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通过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视角去观察、分析和创作,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提升综合素养。
(二)意义
1. 培养综合素养
在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提高美术技能,还能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等,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2. 激发学习兴趣
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其丰富性、趣味性和综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如,以“童话世界”为主题的小学美术跨学科学习,将美术创作与童话文学、音乐表演等相结合,让学生在充满幻想的情境中学习,更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积极性。
3. 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需要突破学科常规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在“环保创意设计”主题学习中,学生要综合运用美术设计、科学环保知识、数学计算等,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环保作品,在实践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课程整合的主题选择
教师应深入研究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寻找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和融合点来确定主题。如,以“四季的变化”为主题,可以将美术中的色彩运用、绘画表现与科学中的季节气候特征、语文中描写四季之美的诗词相结合。在选择主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主题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二)问题导向的学习任务设计
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传统文化艺术”主题下,可以设计问题如“传统建筑的色彩和造型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寻求多学科知识的支持来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主题内容并进行美术创作。
(三)注重实践体验的学习活动安排
跨学科主题学习应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践体验。例如,在“民间手工艺传承”主题学习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民间手工艺作坊,亲身体验剪纸、陶艺等手工艺制作过程,然后结合美术课堂上学习的造型、装饰等知识,进行自己的手工艺创作。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三、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
(一)课程规划与整合
从课程整体规划层面出发,将跨学科主题学习纳入美术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创作和交流。加强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课程计划,明确各自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教学任务和指导职责。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项目式学习法
以项目为驱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学习与实践活动。如在“校园文化建设”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将设计校园文化景观作为项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
调研、规划、设计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综合运用美术、数学、科学、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完成项目目标。
2. 问题导向学习法
教师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多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在“四季的色彩”主题中,教师提出“为什么不同季节的色彩会有变化?”学生需要运用科学知识、美术知识等来解答问题,并通过美术作品表现自己对四季色彩的理解。
(三)资源开发与利用
1. 教材资源整合
深入挖掘美术教材中可进行跨学科融合的内容,对教材资源进行整合与拓展。如,在美术教材中关于“民间艺术”的章节,可以与历史学科结合,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历程;与音乐学科结合,欣赏民间音乐与民间艺术表演的关系等。
2. 校外资源拓展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址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艺术场景中感受不同文化时期的美术作品与多学科的联系。
(四)评价体系构建
1. 多元化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自己、同学等。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反思自己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同学之间的互评可以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评价则从专业角度给予全面的指导和评价。
2. 多维度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作品成果,还要评价学生在跨学科知识掌握、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评价“城市的未来”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时,既看学生创作的关于未来城市的美术作品,也要评价学生在探究未来城市交通、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表现。
3. 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终结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最终作品展示、报告等进行评价。
四、结论
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心设计主题、确定跨学科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从课程规划、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有效地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为小学美术教学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在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不断探索创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朱慧 . 小学美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现状 , 要义与实施建议 [J]. 教学与管理 ,2024.
[3] 钟启泉.跨学科主题学习:意义与设计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3(2).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4 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 :GH24086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