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陈伟欣

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

一、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

1、绘本资源缺乏

随着全球化,英语成为重要的沟通工具,英语阅读能力对个人至关重要。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了不同年级的课外阅读词汇量,强调了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阅读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提升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国外儿童绘本种类丰富,适合儿童认知发展,但国内英语绘本资源有限,且国内外阅读水平标准差异大,导致教师筛选合适绘本困难,增加了英语绘本教学的难度。

2、教学认知偏差

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存在认识偏差,尽管新课标强调阅读重要性,但实际教学中仍偏重语言知识灌输和机械练习设计。一些更新观念的老师虽尝试绘本教学,但依旧重视知识点灌输,忽视了阅读的真正意义及学生应通过绘本阅读培养的解码能力、阅读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限制了英语绘本阅读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绘本阅读教学有别于传统课堂,恰当的教学方法能促进目标实现。教师若不了解英语阅读素养和学生水平,难以明确教学目的和方式。教学目标模糊可能导致忽略文本解读,教学活动缺乏逻辑,无法构建语言知识框架,无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难以挖掘绘本情感价值,从而无法培养绘本阅读素养。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

深度学习是关于知识学习的目标和过程,并着重学习过程,是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深刻认识,且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作为一个逐步递进深入学习的过程,老师需要在学生原有基础知识层面上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主动研究、探究学习问题,而非简单解决表面的、单一的问题。这更要求教师能够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围绕深度学习“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挖掘绘本的人文涵义,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关注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思维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王蔷开展了分级阅读标准相关课题,研究分级阅读标准,对选择内容有指导意义,是能根据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规律制定出的能力水平标准。这填充了国内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空白,也让一线英语教师有了参考标准。在英语课程改革倡导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包括能力和品格。其中王蔷教授、陈则航教授提出了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图一),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阅读能力包括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阅读品格则包括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因此,在绘本阅读课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也应围绕此进行,这有效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课中开展深度阅读学习。

(图1)

三、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线教师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即使在搜寻到适合对应年级的英语绘本后,也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进行阅读实践。然而,阅读并非朝一夕的学习,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将绘本阅读推行到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因此,将绘本阅读与课内教材有效结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教学探索。

在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中,应挑选符合中年级年龄段的绘本。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可以涉及简单的抽象概念,思维模式具备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自制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意志品质、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的良好时期。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小组合作阅读和分享阅读的机会,学生在同伴阅读中围绕人物和情节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开展深度学习。

基于现在小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现状,在科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9 Sound family i-e字母组合课例中,绘本包含大量i-e字母组合的单词,与该教材 Unit9 Sound family 的内容相辅助,作为此阶段的课外阅读补充拓展比较合适。该绘本选自 Starfall phonics 网站 Learn to read 的 SkyRide, 讲述了 Spot,Mike, Spike 三人骑车的故事,他们借着风筝骑车到天上,在降落的时候掉到污泥里了。故事有一定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绘本故事文本简单,结合 phonics 绘本阅读 SPP(sight words,phonics, picture book)教学模式,可以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开展一系列教学环节。

(图2)

2、设置问题链,帮助深入理解,延展深度

深度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通过问题导向激发主动思考。教师利用图片环游讲绘本,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理解与能力迁移。通过提问,如“Who’s he?”,“What’s that?”,“What will Spike say?”,“Where do they go down?”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预测故事发展。读图能力在阅读中得到锻炼,图片启发学生观察、预测、思考和分享,帮助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深度思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理解语言意义,并通过图片环游感知故事,将阅读素养培养融入阅读过程。

该课例紧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充分结合三年级所学语音和语言知识框架,有目的地延伸绘本中的相关知识,如在绘本最后,主人公

掉进泥潭里了,与三年级课内模块Body 个人卫生主题相关,在绘本最后引导学生说一说,给掉进泥潭里的主人公建议,有机结合课内知识,

并挖掘绘本与课本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深入感知和理解绘本,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激趣学习,角色体验,锻炼学生思维发展

Look and say 请快速读出字母的发音,帮助球员射球。

(图3)

思维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多种刺激在课堂上展开不同方向的思考和探索,从而形成对学习知识的综合理解思维。积极的阅读体验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基础。在“Sky Ride”绘本阅读课例中,教师一开始通过有趣生动的足球运动员运球的游戏,学生能在“踢足球”的情境中在听觉、视觉感官刺激下快速复习字母发音,重温字母发音规律,继而引出绘本其中的主人公“Spot”射球朗读跟绘本相关的sight words, 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认读记忆。

在绘本“Sky Ride”中三位主人公具有个人特色,对话环节多,适合三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有表现欲的阶段。基于这些情况,教师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后加入角色扮演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表演绘本,整体重现故事,让学生体验角色,身心参与其中,真实感悟句子的含义,学生也可以通过揣摩人物特征和心情变化,更好地感知人物的情感,加深对绘本的文本理解。而后,继续引发学生对绘本故事的思考,提出“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绘本教学应该着重在素养提升方面加快转变,结合深度学习的要求,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更要加快转变教学观念,深入学习新课标,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让思维发生,让学习可见,推动课堂学习的发展性,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25.

[2] 郭华 .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J]. 课程·教材·教法,2006(11):25-32.

[3] 王蔷, 敖娜仁图雅, 罗少茜, 陈则航, 马欣, 等. 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79.

[4] 王蔷, 陈则航. 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19.

[5] 郭华 .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 [J]. 课程·教材·教法,2006(11):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