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张鹤
四川省汉源县七一中学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作为传承文化、培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其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于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和根基,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精神。通过开发和应用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能够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乡土课程资源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历史教学中,可以使历史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情怀
通过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学习和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和面临的问题,增强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情怀。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将来服务家乡、建设乡村奠定基础。
二、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现状
(一)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资源,如古建筑、古村落、历史名人、民间传说等。然而,目前这些资源大多处于未开发或开发不足的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
(二)教师认识不足且能力有限
部分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开发和应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和积极性。由于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在开发和应用乡土课程资源方面的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三)课程资源应用形式单一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应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这种单一的应用形式难以充分发挥乡土课程资源的优势,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三、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
目前,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导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效果不佳。
(二)资源整合难度大
农村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分布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同资源之间难以实现共享和互补,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效率。
(三)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
开发和应用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如实地考察、资料收集、课程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然而,目前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相对紧张,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制约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四、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应用能力。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课程、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了解乡土课程
资源的开发方法和应用策略,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技能。
(二)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团队
学校可以组织历史教师、地理教师、美术教师等多学科教师组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共同开展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历史学者、民间艺人等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专业性。
(三)整合各类资源
学校应加强与当地政府、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等的合作,整合各类资源,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通过收集、整理、筛选和分类,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等资源转化为可供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
五、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应用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将乡土课程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变化。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可以结合当地的古建筑、古遗址等历史遗迹,让学生感受历史的沧桑变迁;在讲解近现代史时,可以结合当地的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让学生了解家乡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爱国精神。
(二)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历史文化展览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民俗文化村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包括乡土历史、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知名度。
结论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团队、整合各类资源等策略,开发丰富多样的乡土课程资源,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途径将其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提升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乡土情怀,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刚 . 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J]. 农家参谋 ,2022,(09):171-173.
[2] 张诗吟. 基于深度学习的乡村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 全国优秀作文选( 教师教育 ),2025,(03):85-86.
[3] 袁月稀 . 数字赋能下乡村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模式革新探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19):107-109.